乔布斯是只“大老鼠”

 

2011.10.17【独立新闻在线•寒蝉有声专栏】乔布斯是只“大老鼠”

【庄迪澎】苹果电脑的创办人乔布斯(Steve Jobs)在10月5日因癌症病逝后,全球媒体和社交网站上的哀悼和致意泛滥,甚至有网民言之凿凿地书写“三个苹果,改变世界”。我打赌,若干年后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辞世时,相似的悼词和赞美将会重复出现,媒体也将会继续报道全球各地的盖茨粉丝有多么悲痛!

无论是苹果电脑改变世界,或是乔布斯改变世界,都是言过其实了。姑且不论,早有学者认为,互联网之出现,对人类世界产生之冲击,并不比印刷术之发明来得重大;单就所谓的智慧型手机之沿革而言,不管苹果电脑或“疯迷”(iPhone fans)如何吹嘘iPhone之神奇和伟大,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一如英国文化研究大师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所说“电视的发明并不是单一或一系列不相关的活动,而是有赖于许多发明与其后发展所构成的复杂网路,才得以形成”,iPhone的生发与改良,也是建立在电脑技术于1940年代及网络技术自1960年代研发以来前人所累积的成果之上,更别说是电子通讯和行动通讯技术了。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英国传播学者James Curran和Jean Seaton认为,看待互联网的一个途径,是将它看成科学创新的高峰,其中有三个阶段的创新促成了互联网的生发。

第一阶段是电脑的发展,从1940年代的第一代电脑(1943年英国的Collossus、1946年美国的ENIAC)诞生,跟着晶体管、集成电路及微处理器相继研发而成,才有了在1970年代开始兴起的个人电脑(PC)。

第二个阶段是电脑网络的发展,从1960年代末建立起一个中介电脑(intermediary computer),作为连接电脑“主机”(host)和网络(network)的处理环节,最早在1969年建立起连接美国国防部和四所大学的ARPANET电脑网络,及至第二个主要网络在1990年取代ARPANET的骨干作用。电脑网络的全球性网络,正是在1980年代末形成、1990年代起飞。

第三个阶段是电脑软体的改良,包括Vannevar Bush开发的Memex机器对日后的超文本(hypertext)技术产生重大影响、Douglas Engelbart开发出现代软体,如图案为主的界面及如今无所不在的“滑鼠”,及至Ted Nelson在1965年开放出超文本软体。

在历时半世纪的互联网沿革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英国电脑科学家Tim Berners-Lee。现任英国南开普敦大学教授的Tim Berners-Lee,在1990年率领他在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团队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使得人们可在一个单一的全球性的资讯网络中近用、连接和开创传播讯息。

Tim Berners-Lee的伟大贡献

吾人如今得以在浩瀚网海中各取所需的资讯,确实该归功于Tim Berners-Lee的重大发明;然而,发明万维网并非他最重大的贡献,毕竟万维网之发明也是结合了电脑、电脑网络、软体改良等方便的革新所产生的成果。

Tim Berners-Lee(右图)最伟大的贡献,是来自英国的他,受到欧洲重视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的传统所启发,在1991年说服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开放万维网源码,作为献给世人的免费礼物;跟着他在1994年创立意在监督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并出任主席,该组织在2003年决定,由联盟提出的所有技术都免费让所有人使用。

倘若Tim Berners-Lee创立一家私人公司推广万维网,以互联网和万维网已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难以或缺的传播与讯息媒介之现实而言,他20年来可以累积的财富实在难以想象(虽然他也因发明万维网而获授予各种殊荣和奖励)。

他在美国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可曾后悔没有凭万维网赚钱?他的回答则是:

“(这道问题所隐含的是)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们何等重要及在经济上有所成就,而且是以金钱来衡量,这个可怕的概念真是令人发狂……我成长所接受的核心价值熏陶,是君子爱财,适得其份。” 【注】

回顾这段互联网科技史,再对照人们所歌颂的乔布斯传奇,不得不说,他并没有这么伟大。一如Tim Berners-Lee发明万维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样,乔布斯从苹果电脑、iPad到iPhone,不仅是站在更多前人的肩膀上,也是汲取他旗下众多据说连搭电梯都得心惊胆颤的研发人员的心血,谱写“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现代版故事。

压榨血汗工厂的劳动力

乔布斯的成就,是典型的资本主义逻辑谱写的成就。从2007年6月29日第一代iPhone面市以来,迄今未及四年半已经推出第五代(iPhone 4S),平均每十个月就推出新一代产品。这是典型的资本运转逻辑,唯有通过不断的生产、销售,才能令资本不断地增繁自己的价值。不幸的是,这个资本运转的过程,同样没有例外地是以压榨较低度发展国家劳动力来加以成就;2010年爆发13宗“连环跳”的台湾首富郭台铭的富士康血汗工厂,正是iPhone的代工厂。

尽管是站在无数个前人的肩膀上开展苹果之路,乔布斯本身也曾在1996年引用毕加索的名言“好的艺术家复制,伟大的艺术家剽窃”(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且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在剽窃伟大创意方面一直都是毫无羞耻”,但是今年却起诉台湾宏达电(HTC)的手机和电脑产品的触碰功能等五项设计侵权;美国知名部落格网站Daring Fireball的分析师约翰格鲁伯(John Gruber)就批评,此起诉行动反映出乔布斯正引导苹果走向压制竞争的歧路。

iPhone的风靡全球,早已不再是建立在其使用价值之上了。iPhone的汰旧换新,不断地活化有财力的消费人求新的欲望,这种求新的欲望不是个人涵养的进取,而是一种藉着展示自己拥有流行的“新”商品来得到尊荣和虚荣。中产阶级跟追iPhone新品,与贵妇跟追LV新版包包,作为一种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性质,并无两样,只不过前者较后者大众化,但是前者仿佛又比后者更能显得有品味、高尚和进步。以我国的情境,可以这么比拟:以iPhone来炫耀身份,犹如晚近十多年一些商团翘楚以购买“名誉博士”学位之风;以名牌包来衬托地位,犹如这些翘楚往昔热衷于追求统治者封赐勋衔(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个勋衔)。

世界的定义大幅缩小

iPhone能成为炫耀性消费的商品,从产品包装、定位、行销等商业眼光而言,那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也正是如此,人们对它的崇拜已经超越它原有的使用价值。“疯迷”们对乔布斯的崇拜,其实是对人格化了的资本的崇拜。

说乔布斯或iPhone改变世界,除了一台机提供3C汇流的“一站式”功能,大大提升传播的便利性之外,人类生存其中的离线世界(offline world)究竟因iPhone而产生哪些实质意义的改变,人们似乎也说不上来;数位落差与资讯贫富悬殊并不因为iPhone或iPad而缩小,人类世界的权力结构和阶级落差也没有因此而变更。说乔布斯改变世界,那是把“世界”的定义大幅度地缩小到仅仅是由一群有能力消费iPhone的中产阶级所组成。

在这些所谓走在资讯时代尖端的精英群体当中,有多少“疯迷”是真正物尽其用了?恐怕大部分人还没搞清楚各种内建应用程序,就已经汰旧换新了。频密的汰旧换新,不仅是不断地压榨血汗工厂里的劳动力,更是对生态环境造成莫大的破坏。美国著名的左派哲学家齐杰克(Slavoj Zizek)在10月10日亲临纽约自由广场声援“占领华尔街”运动时,在演讲中说了一段话:

“这次运动有一个危机:请大家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请你们记着:搞一个嘉年华会很容易,真正重要的是在我们回到正常生活后那天,到时候是否有任何事情改变了?我不希望大家回忆这段日子的方式,就是‘噢,我们那时候多年轻,那次运动真美好……’之类。要牢记着我们最基本的讯息:‘我们可以思考其他的生活方式。’”

乔布斯之死的商品化

齐杰克的这番话,勾勒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了,那些参与“占领华尔街”、痛批资本主义不公义的人群、那些痛批稀土提炼活动如何危害环境与人类健康的人(稀土广泛应用于生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硬件),会不是也是跟着乔布斯起舞的“疯迷”,是不是也在乔布斯往生后,竞相对他歌功颂德一番之人?

若是,他们可曾思考其他的生活方式,至少不再以频密的汰旧换新来衬托自以为是的时代品味,制造更多多余的工业垃圾。若是,这是对环保、对被压榨的劳动力表示同情背后的伪善,抑或是一种人格分裂?

乔布斯成为全球“疯迷”心目中的“教主”,很多死了亲朋戚友都未必落泪的人,却为他这个极可能素未谋面的人伤感哽咽,他当然是一个比一般资本家更加成功的资本家;或者说,不就是在科技产业的“老鼠赛跑”(rat racing)中,少数几只跑在前头的“大老鼠”之一!

iPhone 4S在10月4日举行发表会后,被网民和行家骂翻天、恶评如潮。孰料,乔布斯死得其时,在iPhone 4S举行发表会第二天药石罔效,竟让iPhone 4S挂着 “iPhone for Steve”的同义词而大卖;至此,没有什么比乔布斯的死亡本身更加的商品化了!  ‖  原文出处  ‖  下载PDF档

注:Curran, J. & Seaton, J. (2003). 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The press, broadcasting, and new media in Britain, 6th Edition. London, UK: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