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透视大马】《马来邮报》恰似攀高蜘蛛人
【庄迪澎】创刊于1896年12月1日的《马来邮报》(Malay Mail),原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现存本土英文报章,在2018年12月1日最后一天出版纸本,翌日开始专攻新闻网站业务。弃守纸本,专攻网站,使这家具有122年历史的英文报章成了本地报业的“先行者”,于是人们关切的是,《马来邮报》能杀出一条血路吗?
《马来邮报》曾有辉煌业绩,一度凭着可观的分类广告收入成为新海峡时报集团的单一最赚钱业务,后来不敌《星报》的攻势,失去了分类广告霸主的地位。在发行量方面,《马来邮报》早期仍是免费午报时,印发十万份,据说在1980年代的巅峰时期发行量达六万份。然而,该报显然后劲不足,根据马来西亚发行数据认证机构(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ABC)的记录,该报于2001年至2007年的发行量从35,696份递减至20,816份,六年里下跌了41.68%。
新海峡时报集团在2007年将《马来邮报》脱售给首要媒体集团,后者则于2012年转售给现任业主、据说和前首相纳吉私交甚笃的华人资本家萧家伟。脱售给萧家伟之前,新海峡时报集团和首要媒体集团都曾尝试改革《马来邮报》,冀望重振该报,却无功而返。
纸本停刊前,《马来邮报》的发行量据说有五万份。该报在2013年已推出由不同编采团队主持的malaymailonline.com,而且另设马来文和中文版,直至今年改版和重新定名为malaymail.com。以此背景来看,《马来邮报》弃守纸本,专攻网站,已有迹可循。
新闻纸开支和人力(编采、印刷作业、发行等)是印行纸本报纸最主要的成本,除非有很大的发行量拉低每单位成本,并有很高的广告收入提高盈利,否则不易收支平衡,更别说要长期保持盈利状态。停止出版纸本,马上省掉了上述成本――据报道,专攻网站过后,《马来邮报》可能裁掉三分之一的幅员。
弃守纸本固然有助于“止血”,可是专攻网站能否“补血”,却还是个未知数。萧家伟在《马来邮报》纸本停刊前夕说:“我并不是说印刷品已死,但未来并不如你想象般那样美好。”后半句同样能用在互联网新闻业。
据说《马来邮报》的网站在2017年上半年每个月有300万个访客人数(unique visitors)和900万页面阅览量(page views),但是网站叫好叫座未必能转换成可观的广告收入。在马来西亚的广告市场,虽然互联网广告的份额正在扩大,但是迄今也只占广告市场的10%至12%左右,尤有进者,这一小片蛋糕,争的人多,不只是林林种种的网站在争,社交媒体也在争,而残酷的事实是,社交媒体早已是分得最大一杯羹者!
至本文截稿为止,《马来邮报》网站仍是免费使用的新闻网站,未来会不会采用订阅制,还不得而知。可是,订阅制不见得是新闻网站的出路。以马来西亚的特殊国情而言,网民掏钱订阅新闻网站,更多是出于精神支持而不是因为个人的资讯需要,毕竟互联网有海量的免费资讯来源,教育普及使得很多人不必经由新闻网站亦可汲取所需的资讯。于是,订阅制反而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没能争取可观的订户,反而导致访客人数大减,进而损害争取广告的能力。
弃守纸本,专攻网站不啻为《马来邮报》走上不归路的果敢一步。这一步可能有点无奈,不走不行,走了也不一定行。它就像徒手攀爬高楼的法国蜘蛛人亚伦罗伯特(Alain Robert),爬上去了,就得咬紧牙关完成任务。至于它的同业们,就像在地面仰头围观的人群,无非是在看着蜘蛛人什么时候摔个粉身碎骨! ‖ 原文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