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的传播治理困境

2019.05.10【当今大马】新政府的传播治理困境

【黄国富】在全媒体(Omni media)或融媒体(convergence media)为主流的时代中,各种资讯比以前更纷杂与碎裂,假新闻与假讯息乱窜。从资讯爆炸、资讯失序,到资讯战等新议题和难题,也让传播环境的治理与健全化更显困难。而被日常生活搞得精疲力竭的民众,在这样的氛围中对于追求真实与真相的意图更易被压抑,经常以当下的情绪与刻板印象,快速对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事务做出决断,当中包括对政治人物的好恶和投票的选择等。

身处如此大环境与氛围的马来西亚社会,希望联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于去年大选中成功击败仍掌控传统媒体,但丑闻不断的国阵,仓促成立新政府。新手上路的希盟政府,要面对更趋复杂的传播新环境,以及旧体系长期建构的传播生态,势必要有更清晰的价值与目标,才可能革新与建构健康的传播环境,且回应公民的殷切期待。

未来蓝图的思考基础

509后新任通讯与多媒体部长的哥宾星,让人较有印象的作为,可能是国营广电机构(RTM)直播世足赛、提升网速与调降网络费用,试图以直观的喜好和利惠让人民有感于新政府的新作风,其中蕴含民粹的成分,满足「选民」的需求。

要以全观视野来改善整体传播环境,本是一件相当棘手与困难的任务,因为需要面对科技与产业因素(通讯与传播产业的融合),也要处理言论自由、资讯流通与文化交流创建的问题。

在执政届满周年前夕,通讯与多媒体部发布《2019-2023年策略蓝图》,擘划出希盟政府在未来的施政蓝图。初步来看,这个策略蓝图的愿景与目标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符应全球化的趋势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以「公民」的主体角度为思考主轴,也看不出其核心价值与理念的追求。

此策略蓝图较着重的是科技面向,对于「人本」的内容部分着墨较少,也窄化了「传播」(communication)中具有的社群、共同、沟通等内涵,削弱了也应重视社会与文化的政策取向,而这正是目前社会内部分裂与严重相互误解的状态中,亟需改善的部分,也是在传播场域可以着力的地方。对于未来的施政,通讯与多媒体部应先厘清其施政的核心价值为何?软硬体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传播对个人和社群的功能和角色是什么?如何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进行拿捏和平衡?不应是过度功利与工具性的思考,试图以科技与经济的建设模糊了社会与文化的需求。

承接旧体系的传播环境

马来西亚的传播环境长期被破坏,许多讯息与内容被扭曲和抑制,以建构国阵以族群与宗教为分野的官方意识形态,影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彼此的相互理解与认知,也协助维系了逾一甲子的政权。在过往体系下,传媒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中,成为强化个别族群认同的重要介体,特别是将不同族群标签化为特定形象,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刻板印象和常理进行连结,成为快速吸收资讯与理解现实的方法,也是各种偏见得以「自然化」和根深度固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更被压抑的氛围下,民间主要争取的主要是消极地不受干涉与干扰的传播环境,譬如更多的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在希盟的竞选宣言里也回应了这样的需求,提及将废除各种钳制言论与新闻自由的法令,这是改善整体结构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迈向民主与自由的重要一步。然而,在过去一年里,除了想要废除却被上议院卡住的《打假新闻法》,各种钳制言论与新闻自由的相关法令仍安在。虽然马来西亚的新闻自由排名大幅提升,但这些恶法对言论与资讯环境的健康仍是一项威胁,也是评估政府是否有强烈意愿与意志来巩固民主,避免这些恶法再次成为巩固政权的工具。

在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拿捏上,不得不面对更形猖獗的「假新闻」问题,这不是只有废除《打假新闻法》就能处理与解决的,政府需有对策进行规范与管理,譬如建立机制或提供资源协助核实真假讯息和新闻等。政府也要更透明与完整的公开资讯,让民众可以更容易取得和查证资讯,而不是走回头路,试图以国家掌控的广电机构作为宣传工具。至于新闻评议会的成立,是新闻传播界自律的展现,但若法律、政治与市场面向没有太多革新的配搭,其功效未毕乐观,甚至成为聊备一格的单位。

传媒生态的改革与重整

除了对未来的策略发展和法律层面的建构与调整,一直由国营、党营与财团掌握的传媒生态,纠结着各种权力与利益,也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与解构,注入新的可能性与活力。然而,新政府似乎对固有传媒生态的重整,缺乏较具体和完整的思考,有的多是零星想法与口号。譬如,执政党在执政数月后,曾抛出反对政党经营传媒与重组传媒的讯息,这对于整体传媒结构的重整具有重大意义,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与讨论,但也可以预期会遇到重重阻力,很可惜的,而后未见进一步的讨论与行动。对于重整与解构旧有传媒生态,政府应有积极的作为与方法,也让一直努力进行体制内改革的新闻传播工作者看到变革的可能性,透过内外力量改革传媒生态。

在国营广电机构的转型上,新政府现正进行重组国营广电视机构(RTM)与马新社(Bernama)等单位,但主要是以市场的逻辑来思考和想像,拟将其打造成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师的新闻频道与增设体育频道。若真是如此,是否把国营广电机构做小了,它应该是全民的广电机构,不能仅从政治和经济层面思考,还要思考社会与文化层面的功能,所以国营广电机构不应只是将其转型为新闻频道与增加运动频道,应释放更多资讯与内容服务异质的民众,正视与认可彼此的差异,譬如产制有关不同族群、宗教、阶级、性别、职业等社群的内容和资讯。

在这样的思路下,国营广电机构应可以思考转型为容纳更多内容的传媒,其中有论者倡议的公共电视台可以是个思考方向,整合现有资源建构一个更友善的传播内容生产环境,产出更优质与多元的内容,也成为异质民众的互动平台。

除了善用国有的公共财,无线电视所使用的频谱也是属于公民的财产。过去国阵政权让首要媒体不断壮大,赚取大量利润,且控制传播内容。但是在这个更强调「内容为王」的时代,巨大的传媒财团面临网路各种内容的强力挑战,观众不断流失,然而,亟需转型的无线电视台却未善用频谱资源制作与播放优质内容,反而引鸠止渴,甚至将旗下频道几乎变成贩售商品的购物台,这是公共资源的被滥用,而主管单位也放任不管,未尽监督之责。如何重新规划和使用这些频谱,让这些公共资源得到更好的运用,新政府需有更大力量的改革。

驱动结构变革力道不足

希盟政府承接了一个旧体系,要对传播生态结构遗绪进行变革,也要打造健康的传播环境,这是希盟政府无法逃避与需被检视的部分。一年的时间不长,希盟政府在传播领域的表现上,驱动结构变革的动能不足,仍被旧体制的利益惯习与思考框架所纠缠,若未善用未来几年加速改革,接下来希盟政府为维持政权的延续,将更难挑战固有的利益集团,传播环境的改善将更为艰难。

希盟政府也应更着力打造自由的环境,提供资源解放创新力,结合各种管道让优质的内容能被看见与取得效益,活络与刺激文化经济的发展,也让青年世代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

至于许多民众或许认为传播议题没那么重要,也不太关注传播环境的改善,却不自觉地被各种垃圾资讯与低劣的内容给包围,难以脱身。资讯与传媒素养已是现代公民的基本能力,民众也需有资源来提升相关素养,减少被各种零碎资讯与假新闻给迷惑,公民整体的素质才能提升,民主自由的开展与巩固才有可能。  ‖  原文出处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