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飞马推销大中华论述 国阵藉机收编华人不满情绪

 
2006.07.20【独立新闻在线】凤凰飞马推销大中华论述 国阵藉机收编华人不满情绪

【庄迪澎】香港凤凰卫视要在马来西亚开拓的“市场”,恐怕不仅是商业意义上的市场,应该也涵盖了政治意义上的市场。凤凰卫视进军马来西亚,无论中国或马来西亚的执政党,都能从中汲取各自的政治利益,可谓各得其所。

就中国的政治利益而言,凤凰卫视在全球的涵盖面越广越深,对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大中华”统战越有利,它一方面可以加深海外华人对“大中华”论述的认同,另一方面则阻截台独意识的发展空间。

尽管台面上凤凰卫视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直接的党政关系,但是凤凰卫视的新闻编采角度与节目制作方针非常“亲”中国,却是毋庸置疑的事。以下两点足以说明凤凰卫视不是一家会挑战中国政府的媒体:

刘长乐曾是解放军宣传单位人员

一、刘长乐曾在人民解放军服务将近2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宣传单位做事。离开人民解放军之后,刘长乐到外国转了一圈发迹后,去了香港创办凤凰卫视。如何在短时间内发迹,以及凤凰卫视与中国共产党有何关系,一直为人猜疑。即使撇开这个问题不谈,以刘长乐长年在解放军宣传部门工作的经历,个人的情感与意识形态不可能偏离中共利益。

二、中国政府对媒体管制很严,境外媒体更不在话下。香港《亚洲周刊》的新闻立论极力讨好中国政府,迄今仍未能得到中国政府批准在大陆发行。电视媒体的渗透力与影响力远比印刷媒体更加无远弗届,可是凤凰卫视却能得到中国政府恩准,成为第一个在大陆广播的境外媒体。马来西亚中文媒体提到凤凰卫视明星主播吴小莉时,总是不忘重提她得到朱镕基点名发问及嘉许,并以此“证明”凤凰卫视的权威性。这不也说明了,无论是吴小莉个人或凤凰卫视这家电视台,都不是会挑战中国的威权政府的媒体吗?

凤凰卫视的亲中国新闻视角及反台独立场,很容易敲进马来西亚华裔观众的心坎里。尽管马来西亚华人早已落叶归根,对中国已经没有了政治认同,但是由于族群政治使然,无论是官场升迁、教育机会、深造奖学金、文化建设、就业机会等等,华人社群无法得到平等待遇。长期的失望、灰心与彷徨,令不少华人心理上期望中国这头睡狮的苏醒,成为他们的靠山,藉着中国的国力为他们的中文教育与文化建设护航。

随着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成功,所谓“中国的崛起”似乎已成事实,而东南亚华人对“大中华”的崛起能够提高他们在所在国的文化与政治地位,抱有更大的幻想与期待。这种现象在马来西亚相当普遍,华团领导人、文化工作者、作家,甚至一些学者不时发表“中国的崛起提高中文的地位”之类的言论,中文媒体也乐此不疲地大幅度宣扬这套讲法。马来西亚官方过去十年不断炒作“马中关系突飞猛进”的新闻,更是强化了许多华人的“大中华情意结”。

尽管过去三年来,马来西亚影响力最广的星洲媒体集团及其业主张晓卿(也是香港明报企业集团主席)不断以“情系大中华”包装自己,可是毕竟无法满足华人在文化感情上寻根问祖的需求。中文报章固然大量报道中、港、台的政治新闻,但是缺少非政治题材(例如地方志、习俗、历史)的报道,而且报纸毕竟只有死板板的文字和彩色图片,无法产生视觉感官的满足。本地电视台的主要目标观众不是华人,分配给中文节目的时段及资源极少,再加上收视率及广告赞助的考虑,这些时段又被用来播映迎合年轻观众、容易消化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或电影。更重要的是,由于置身多元族群社会,电视台中文节目组的负责人对于大量播放以中国社会为题材的节目,有所顾忌。

凤凰卫视正好填补这个真空。就节目审查而言,Astro较其他私营电视台享有较大自主权,而且由于它是收费卫星电视,按照不同族群的需要开发不同的节目频道,谁也不会牺牲谁的时段,因此不但Astro成为华人收看中文节目的主要选择,而凤凰卫视也在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成为Astro中文节目观众主要的意识形态输送者。

深化“大中华”抑制“台独”

凤凰卫视一枝独秀的“存在”,不但有利于推广和深化“大中华”氛围,更有利于牵制台湾民进党/台独的国际舆论空间。“大中华”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中国人/华人不能闹分裂”或“中国人/华人要团结”。因此,憧憬“大中华”的华人大多数会强烈反台独、斥骂陈水扁及民进党,有些人甚至对香港民主派人士号召的“七一大游行”也会有微言。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曹景行在2004年4月2日在吉隆坡摄制《时事开讲──台湾选战面面观》节目时,曾回答观众的提问说,“海外华人普遍反对台独,东南亚华裔立场最鲜明。”曹景行的观察相当正确,而东南亚华裔反台独倾向和情系大中华氛围,也正是凤凰卫视得以在东南亚大展拳脚的重要成因。凤凰卫视当时配合台庆行程,在吉隆坡摄制《时事开讲》,两位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及杨锦麟都毫不避忌地宣传他们的反台独思想。

“大中华”论述不仅攸关中国的政治利益,对文化产业而言,它也是行销学意义上的“卖点”。大众媒体企业以“情系大中华”自居,便突出了其文化属性,甚至民族属性,并以前者掩饰它原来的商业属性和政治属性。因此,消费购买这个媒体产品,就不仅仅是消费阅读新闻或观赏节目,而是支持民族/文化事业,这不但是赋予媒体生存的正当性,也令媒体阅听人的消费行为变成一种神圣的使命。

这种行销策略对西方国家的媒体企业而言,也许不见得受落,但是对清末以来长期被所谓“西方列强”及非我族类欺负的“中华民族”而言,支持作为“民族/文化事业”的媒体企业,以便“与西方媒体平等对话”,却是一个感召力很强的论述。

不过,凤凰卫视倘若在马来西亚规划、制作节目,预料仍会是与“大中华”息息相关的题材,而且所谓的“本土节目”也将避免碰触当地的政治禁区。原因有二:

一、凤凰卫视的中国色彩浓郁,其主要目标观众还是海峡三岸居民及旅居海外的中国人,这些观众群最关心的内容还是他们“祖国”的事情,东南亚华人社会的点点滴滴,就像饭后甜品,有了就当作增广视野,没有也无所谓。因此,考虑到市场需求,在马来西亚制作以在凤凰卫视上转播的节目仍会以海峡三岸题材为主。

以《时事开讲》节目为例,凤凰卫视三年前虽转移阵地到马来西亚摄制《时事开讲》,不同的仅是易地而讲,无论主持人、开讲主题及开讲嘉宾都不具马来西亚色彩。前一场主题是《伊拉克战争以及非典冲击之后世界局势的变化》,后一场主题则是《一国两制与台湾大选》;主持人董嘉耀及主讲人何亮亮、曹景行都是凤凰卫视的班底。2004年4月2日在吉隆坡摄制《时事开讲》,同样是以《台湾选战面面观》为题。

当然,凤凰卫视仍会摄制一些“本土”的节目,因为这么做可以一举多得。由吉隆坡摄制以东南亚华人社会为题材的节目,制作与营运开销低廉,却能增加节目表上表面的多元性,满足观众对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好奇心(兴趣)。与此同时,在国外设立记者站及摄制节目,也能作为企业公关的宣传材料,加强它作为“跨国媒体”的姿态、形象与印象。

二、凤凰卫视吉隆坡台庆之行显示它已经打通马来西亚的政界和商界人脉,其中一个商界名人是当地“绿野集团”业主李金友(右图),他与前首相马哈迪及其他政要关系密切。凤凰卫视正是以应李金友之邀的名目到吉隆坡举行台庆,台庆晚会在绿野集团旗下的金马宫酒店举行,甚至将来要开办的吉隆坡办公地点也已经敲定在绿野集团商业中心里。(编按:凤凰卫视传媒(马)有限公司确定设在绿野商业中心。)

依赖华人执政党保护

凤凰卫视在马来西亚的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华人执政党的“保护”,凤凰卫视不可能制作会激怒执政党的节目。因此,凤凰卫视除了采访报道本地的重大事及攸关海峡三岸的议题之外,对华人社群的报道,预料会偏重地方志、习俗、文化、名人访问、饮食特色等“去政治性”的题材。凤凰卫视在吉隆坡设立记者站,会带给马来西亚华人更多画面品质更好、摄制技巧更讲究的节目,但对舆论多元性与开放程度的提升不会有多大贡献。

就时机而言,凤凰卫视此时“进军”吉隆坡,的确选对了时机,可以避免许多因族群政治造成的阻力。玩弄族群课题一直是执政集团及政客累积政治资本的伎俩,但是马来西亚毕竟已转型成一个重商社会,对许多政客和企业家而言,庞大的商业利益的诱惑力远远盖过了无聊的族群课题。尽管过去几年,偶尔出现一些正在往上爬的小政客或处于政途末路的老政客故意操弄电视台播映中文节目的议题,但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政客的企图只能引起短暂的争论,再也无法像1980年代那样掀起轩然大波。

炒作电视台播映太多中文节目,表面上是族群问题,但是利益受损最大的,却不是华人。马来西亚媒体业其实已成了“特权产业”,无论是电视业或报业,都必须得到政府发予执照及准证,而能够得到经营权的企业家,几乎都是财力雄厚、与权力精英关系非常密切的企业家。

收编华人不满情绪

马来西亚严格来说,并没有中文电视业,除了卫星电视Astro的业主是印度人之外,所有电视台的业主都是马来人,马来西亚第一家私营电视台、目前收视率最高的第三电视(TV3)甚至是执政党巫统的党营企业。

此外,政府在2003年委任马华公会的林祥才担任副新闻部长,为凤凰卫视进军吉隆坡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林祥才就职后,在国营电视台推动了一连串“让华人社会欢喜”的更动,包括将30分钟的《华语新闻》从傍晚6时30分调整到晚上8时正的“黄金时间”(傍晚6时30分,许多人还在下班回家途中,无法收看《华语新闻》)、增加中文节目时段,以及应一些华人社团的要求,将粤语节目配音为华语等等。

国营电视台这一连串调整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遇上政治阻力,就马来西亚政治现实而言,相当不寻常。因此,从委任林祥才出任副新闻部长,到国营电视台中文节目的调整,应是政府高层制订的政治方案,以进一步纾解华人社会过去几年来对一些政治决策的不满情绪。

凤凰卫视进军吉隆坡,难免成为执政党收编华人的工具,消除华人社群长期对电视台缺少中文节目的不满情绪,但实际上对本地中文影视业的发展建树不大。由于有利于执政党,凤凰卫视进军吉隆坡,少了许多政治阻力,而且推广“大中华”论述的空间也更大,更何况凤凰卫视从一开始就对马来西亚执政党表现得非常友善和讨好。今后或许会有一些往上爬的小政客炒作凤凰卫视的课题,但是只要凤凰卫视继续对马来西亚政府保持“友善”,而且其推广“大中华”意识之际不损害执政党的权力基础与利益,这些政客的喧闹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对凤凰卫视产生太大的杀伤力。

凤凰卫视进军吉隆坡,美其名为重视马来西亚华人观众,但是本地华人所得充其量只是满足了视觉感官上的享受,以及虚浮的文化情感,对于扩大言论空间和为观众提供多元的新闻视角,不会有太大助益。无论就商业利益或政治意涵而言,最大的得益者还是凤凰卫视和企图收编华人反对力量的执政党。(下篇)  ‖  原文出处  ‖  下载PDF档  ‖

延伸阅读:

2006.07.19【独立新闻在线】观众及中文媒体渴骥奔泉 凤凰卫视喜孜孜飞入吉隆坡

【庄迪澎】凤凰卫视还享有一个羡煞非中文同业的优势:免费的大篇幅媒体宣传。华人对中文节目的渴骥奔泉之情,不止表现在个人的媒体选择行为;中文媒体对凤凰卫视的崇拜与着迷,更是表露无疑,总是以大篇幅图文并茂地报道凤凰卫视和它们的“明星主播”,报道的角度只有正面肯定,没有批评。  ‖  阅览全文  ‖  下载PDF档  ‖

 
2006.07.11【独立新闻在线】马凤凰卫视以广告营销为主 前ntv7主播方若琪否认加盟

【庄迪澎】香港凤凰卫视两年前宣布“进军”吉隆坡,如今终于在马来西亚成立“凤凰卫视传媒(马)有限公司”,不过,该公司目前的重心将以广告业务为主,而不是节目制作。与此同时,前ntv7新闻主播方若琪否认加盟凤凰卫视,说道:“我哪里都没去,还是自由身。”    ‖  阅览全文  ‖  下载PDF档  ‖


2006.07.18【独立新闻在线】
凤凰卫视与《南洋商报》合作 在马主攻市场营利未设记者站

【陈慧思】两年前凤凰卫视在金马宫举办八周年台庆,凤凰卫视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透露,凤凰卫视次年有意在吉隆坡设立记者站,振奋本地凤凰忠实观众及媒体工作者;引颈长盼两年,观众盼到的竟非凤凰记者站,而是专事市场开发的凤凰分公司。刘长乐也宣布,《南洋商报》是凤凰在马的合作媒体。    ‖  阅览全文  ‖  下载PDF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