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自爽的黄纪达新闻奖

 

2010.05.26【独立新闻在线】自分自爽的黄纪达新闻奖    ‖  原文出处  ‖  下载PDF档  ‖

【寒蝉有声/庄迪澎专栏】自1917年设立的美国普立兹新闻奖(The Pulitzer Prizes)在2009年12月做了两件重要的事:

一、12月2日宣布修订媒体参选资格的规定,新版本阐明:“参选新闻奖的作品必须是以文字为主、每周至少出版一次且恪守最高新闻准则的美国报纸或新闻网站的材料。”

普立兹新闻奖委员会发新闻稿宣布上述修订时,形容此举“为从事文字报道的网络报纸和新闻网站敞开大门”。如此形容,是因为虽然普立兹新闻奖自2006年已允许报纸网站上的报道参选所有奖项,但网络媒体只限参选“突发事件文字报道”和“突发事件图片报道”两个奖项,而且必须是“从事原创性的、当下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报道”的网络媒体方有资格参选,论者因而批评此规定将网络专栏作家、评论人及部落格排除在外。

二、12月7日宣布委任美国政论网站《政治》(Politico.com)创办人兼执行主编吉姆(Jim VandeHei)进入评审委员会(Pulitzer Prize Board),这是互联网媒体的代表首次进入普立兹新闻奖评委会,因而有媒体形容吉姆入选标志着“网络媒体开始在决定普立兹奖的归属上拥有了自己的发言权”。

普立兹新闻奖是由美国早年报业巨子普立兹(Joseph Pulitzer,1847-1911)在1904年所立遗嘱中出资设立,现设有21个奖项(14个新闻类奖项和七个文化艺术类奖项),是全球媒体业者与传播学界熟悉不过的新闻专业荣誉,美国媒体业视之为“新闻界的奥斯卡”、“美国舆论界的诺贝尔”。

从妾身未明到光耀门楣

在2009年度的普立兹新闻奖共有超过2400件入围作品角逐21项大奖,得将名单在2010年4月12日公布,虽然美国大报《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仍然是大赢家,获得国际报道奖、特写新闻奖、评论奖及批评奖四项大奖,但是网络媒体却首次获得普立兹新闻奖――非营利新闻网站《亲民报》(ProPublica)的作者雪莉芬克(Sheri Fink,左图)凭着与《纽约时报》的杂志联合调查报道颶风卡特里娜吹袭新奥尔良之后,当地医疗中心一宗争议性死亡事件而撰写的《纪念医院的死亡选择》(The Deadly Choices at Memoria)获得调查性报道奖(Investigative Reporting),而《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马克菲奥里(Mark Fiore)则获得新闻漫画奖(Editorial Cartooning)。

普立兹新闻奖接受互联网媒体参选,其意义不在于在新闻网站工作的新闻同业也有在50万美元的总奖金中分得一杯羹和扬名立万的机会,而是标志着“妾身未明”的新闻网站经过多年的努力,其作为新闻媒体与新闻工作者的“身份”终于得到“承认”。“承认”的提法,其实是反映传统媒体的骄傲与自以为是,而这种骄傲与自以为是在一定程度上乃源自于他们面对互联网媒体的冲击,因有点束手无策而产生的焦虑。

传统媒体的焦虑,在新闻与舆论空间相对自主开放的社会可能并不显著,但是在马来西亚这种执政党藉着立法途径与掌握所有权手段操控传统媒体的威权社会里,传统媒体的焦虑就特别显著;尤其是那种其业主本来就与权力精英眉来眼去的既得利益者,却嗜爱矫揉造作乔装正义使者的主流媒体,对于其刻意打造的形象在互联网媒体果敢报道的“衬托”之下斑驳碎裂,更是诚惶诚恐。因此,新闻网站在马来西亚虽然已有超过十年的历史,但是迄今仍然面对传统媒体的歧视与敌视――《星洲日报》的“沟通平台”栏目可以作为此说的注脚。

世华媒体的分猪肉平台

面对这个现实,马来西亚互联网新闻工作者难以期待由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编协)承办的“黄纪达新闻奖”会在短期内开放给新闻网站同业参选。事实上,虽然自《独立新闻在线》和《当今大马》中文版在2005年创设以来,已有其他中文新闻网站相继进场,但是“黄纪达新闻奖”迄今仍是只限印刷媒体参加。

“黄纪达新闻奖”在1984年设立,由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承办,最初乃由已故企业家黄纪达(1927-2004)(右图)捐献马币10万元设立,如今设有新闻事业服务精神奖、编辑奖(新闻/副刊)、财经奖、报道文学奖、新闻摄影奖、评论奖、新闻报道奖及体育报道奖共八个奖项,总奖金马币四万元。

《星洲日报》在去年的一则征件新闻稿里形容黄纪达新闻奖是“当前华文报坛最受注目、荣誉最高的新闻奖”,在2008年度的参选作品共有252件,“打破历年来的记录”。不过,自从砂拉越伐木大亨张晓卿垄断西马中文报业之后,这个办了25年的新闻奖开始遭逢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沦为张晓卿的世界华文媒体集团(世华媒体集团)成员排排坐分猪肉的平台(这应是黄纪达生前未能预见之事)。

所谓“分猪肉”,不只是在集团的层次分,也在报社层次分。集团层次“分猪肉”的现象,2009年11月13日颁发的2008年度黄纪达新闻奖就是最好的注脚:合计26份奖项悉数颁给世华媒体集团,其中《星洲日报》独享11份奖项,其次为《南洋商报》七份、《光明日报》四份、《中国报》三份及《风采杂志》一份。

报社层次的“分猪肉”,就是同一家报社的同一名作者连续数年夺得同一个奖。曾在报社工作、了解报社组织习性的人会知道,由于蜀中无大将,为了有个“能够摆出来亮相”的代表,报社会力捧少数几个得宠的识时务者,为他们制造频频得奖的机会与印象;例如原来某甲记者凭着自己的人脉有机会采访缅甸民主运动,但报社以无预算的借口不让甲记者去,转头却派某乙记者去(竟厚脸皮要甲记者掌握的当地人脉“过户”给乙记者),让乙记者凭着这个任务去争诸如最佳新闻从业员奖之类的荣誉。同一家报社在同个组别连续数年独领风骚的现象,在张晓卿垄断中文报业之后会加剧,原因很简单,集团底下不同报纸重新定位之后,各别报纸偏重某类内容;偏重甲类内容的报社,其作者获得甲类奖项的机率会比其他报社高。

编协沦为世华编辑俱乐部

可以预见,有人会理直气壮地辩解说,世华媒体集团囊括全部奖项,是因为世华媒体集团以外的报社不争气。但是,熟悉媒体业的人应该会知道,只是可能不敢公开质疑的一件事,承办黄纪达新闻奖的编协,简直也沦为世华媒体集团高阶编辑的俱乐部;此说有凭有据――编协2010年至2012年度理事会成员:会长卜亚烈是《星洲日报》总编辑、副会长张映坤是《中国报》总编辑、秘书陈春福是《南洋商报》编务顾问(前副总编辑)、财政郑钦亮是《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理事郭清江是《星洲日报》执行总编辑、罗正文是《星洲日报》总主笔、白维振是《星洲日报》执行编辑、陈汉光是《南洋商报》执行总编辑、林明标是《中国报》执行编辑。

熟悉媒体业的人应该会知道,只是可能不敢公开质疑的另一件事,是文教圈里不少人都深谙西瓜靠大边的道理,而且实践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知易行难”(外国中文作家来马来西亚时,也是如此)。是以,世华媒体集团高层垄断的编协请他们来当评审,有多少人甘冒被标签为“对我报团不甚友善”而遭“封杀”之风险?再说,评审团当中,真正具备评审新闻类奖项(尤其是评论奖、报道文学奖、新闻报道奖)之实力者,究竟占多大比例,也仍待考究验证。

黄纪达新闻奖会不会在未来五年里欢迎互联网媒体参选,至少受三个因素影响:一、它还是不是继续由编协承办?二、编协还是不是由世华媒体集团垄断?三、中文报业的主事者是否培养了自信?第三点之所以重要,乃因虽然《星洲日报》嗜爱在“沟通平台”自吹自擂传统报纸如何有品质、有公信力,多么努力查证和认真采访,但客观事实是,国内新闻网站不乏知识素养、专业责任、书写能力与论述水平皆可媲美报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记者。现况确实如此,你可以试图蒙骗读者,可千万别把自己也骗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