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南发】今天的马来西亚处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媒体生态,老马时代管用的招数,当下已是别人取笑的材料;换句话说,如果1990年代有如此蓬勃的网路媒体,林国荣也成不了大师,马哈迪政权要生存还得另闢途径。郑丁贤显然明白这个道理。既然如此,他怎么还相信自己过往那种“小骂大帮忙”的小聪明?Continue Reading

【廖珮雯】这是大报以其“伪中立”的立场,来掩盖其媒体失职的表现,把对事件深度分析的责任推卸到读者身上,认为读者本身具有分辨能力。事实上,掌握人脉、官方资源、信息流通、编辑权力、知识接近性、信息获取权、科技近用权等各种权力的媒体大报,把未尽的媒体责任以“保持中立”来粉饰。

媒体失职,还为自己的无知、无为、堕落、沉沦、怠惰,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保持媒体人的中立。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堕落媒体人的现实形貌。
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纳吉拜相六年,政绩乏善可陈,反而丑闻频生,政治威望低迷、公共形象不济,面对马哈迪和在野党议员穷追猛打,仍然不敢正面迎战,毫无担当的党政首长的形象,暴露无遗,其夫人罗斯玛也是历任首相夫人中公共形象最糟糕的一个。套一句潮语,不论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hold不住」。只有九流的政治化妆师(spin doctor)才会无视各项前例,吹捧纳吉有「卓越的沟通能力」。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客观条件似乎并不鼓励不满意媒体企业的新闻工作者出走,现实是地位和薪酬对等的其他选择也不多。假使提出相对激进的号召,放弃主流媒体这个阵地,让它们彻底烂掉,就不能再以粉饰的橱窗来诱骗阅听人洗脑,可预见是个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号召,毕竟非主流媒体业的规模容纳不下这些出走的朋友,反而导致改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媒体改革似乎难有乐观的期许。Continue Reading

【关志华】配音,其实是电影商人要统一语音腔调,让电影更加卖钱。“原音”有时展示了某种“标准”普通话的强势。当我们追求华语“原音”电影时,要避免堕入“原音”等同普通话的巢臼。就算以普通话来拍摄的电影,也会因为统一语音腔调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配音。合拍趋势虽为电影市场上增添多部华语电影,并非每部都水准高超,但某程度上却让我们有选择的机会。Continue Reading

【关志华】虽然现今传播学术领域推崇主动阅听人,避免放大媒体文本对阅听人的影响力。但无可否认,许多政治广告和政治短片却因内容幽默和“好玩”备受瞩目。国人当下普遍上感到政治疲惫,这些幽默和“好玩”,也许正是公民社会继续斗争的调剂。国阵的“感觉美好”策略,也许早已失去魅力;在国家政治前景看似暗淡无彩的氛围下,除了严肃的悲怆与控诉,我们也需要更多乐观和欢愉。Continue Reading

【关志华】前308氛围下所摄制的电影,对于马来西亚不同族群之间是否可以真的跨族群,并未抱着乐观的态度。各族群的文化、宗教等元素,还仿如一道道无法攀越的城墙。族群,显然是政治改变的需求,但也要避免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也不需要把它变成一个“政治正确”的道德权杖。就算没有被族群政治操弄,各族群在文化、语言和日常生活上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跨族群应该是一个缓慢和自然的过程,更是一个对话与协商的过程。Continue Reading

【关志华】族群政治的幽灵,依然在这国土的政治和文化氛围挥之不去。国家电影发展机构近年来为鼓励更多叙述国族历史文化,激发国民爱国情操的电影制作所设立的“爱国及文化电影基金”的主要申请条件,便是电影媒介语必须是100%的马来语。缺乏政策和政治思维的大幅度改革,马来西亚要建立一个真正容纳多元文化与族群的国家电影文化,恐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浸淫报界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郑丁贤,固然资深,却已成了一个示范时评人如何沦为权贵化妆师和辩护士的反面教材,诚如评论人凌国文曾在部落格调侃道:“要数中文评论人中最卖力为纳吉涂脂抹粉的,郑丁贤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去上一堂新闻课”和“完全来不及改版”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前者“得理不饶人”,没有承认报道有错,后者承认上述报道与事实不符,肇因是“来不及改版”。两套自相矛盾的说法,说明了(1)只有其中一套说法是事实,另一套说法是为了狡辩而撒谎;(2)两套说法都是为了狡辩而说谎。不论何者,《星洲日报》都“欠一个道歉”。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马来西亚奉行君主立宪制,皇室册封勋衔是封建制度的产物,有勋衔的政商权贵和无勋衔的民众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崇高与卑微的权力关係,数十年来许多人见到有“丹斯里”、“拿督”者总是恭敬地以这些头衔尊称对方,其实是在不断强化和再现有勋衔者为“大”和“官大学问大”的认知、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