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竞辉现象与记者爱心僵化

2004.01.24【东方日报·名家】小竞辉现象与记者爱心僵化

【庄迪澎】近几年来,我国中文媒体(报章及电视新闻节目)似乎特别重视“温情满人间”的新闻。虽然中文报业向来都有为贫病人家刊登筹款治病的新闻,但是时下中文媒体竞相放大报道、跟进那些足以赚人热泪的“人情”新闻--例如病童求医、骨肉相认、孤老――却堪称为另一个值得分析的媒体业现象。

中文媒体高调报道“温情新闻”,是威权政体的副产品。政治禁忌太多、言论设限太紧,媒体在政治议题上“发挥”的空间太小,“风险”太大,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新闻重心转到相对“安全”的社会议题。这么做既可掩饰他们在政治及政策议题上的无力感,又能打造模范企业公民的形象。

本文无意质疑或批评中文媒体的善举。媒体业重视社会温情,至少能在浓郁的个人主义与重商氛围中,彰显推己及人的人性光辉。本文旨在指出,中文媒体的编采人员处理“温情满人间”的新闻时,却无意间暴露了他们机械化写新闻、打标题的工作态度,以致要在字里行间营造的温馨与亲切感,反而显得僵化、作状。

机械化工作后果

读者只需稍加留意或回想过去读过的新闻,不难发现无论中文报章的文字报道或电视台华语新闻的口语报道,遇上主角是小孩的事件时,总是不自觉地在主角的名字前面加个“小”字――例如“小文威”、“小翌翔”及“小曼云”等等――仿佛成了中文媒体业的不成文行规。

在小孩的名字前加个“小”字的写作手法,最早应是始于几年前张天赐处理一位病童黄竞辉的个案。不晓得哪家中文报社的记者开始在报道中用上“小竞辉”三个字之后,其他同行也跟风了。虽然黄竞辉已经病逝,但是“小竞辉”的用法却“发扬光大”,今后举凡关于儿童的新闻,中文媒体都自然而然地在主角的名字前面加个“小”字。因此,本文姑且称之为“小竞辉现象”。

在新闻主角的名字前加个“小”字,在某些情境底下,的确能让读者对新闻主角产生亲切感,加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牵动读者的恻隐之心与对主角的关爱之情,进而成功动员群众共襄义举。就新闻写作专业而言,给这类新闻报道加点温馨、添些感性,虽无可厚非,却也不能泛用、滥用、误用,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画虎不成反类犬。

就个人媒体工作经验判断,一些记者、编辑书写“小XX”的当儿,是一种不自觉的表现,也是机械化的工作态度所产生的结果。由于新闻写作有其既定格式、结构,而且熟能生巧,很多记者从外头采访回来,坐在电脑前,打开记事本,三两下便能把新闻材料整理成一篇四平八稳的新闻稿了。

记者心思不细腻

由于记者对工作缺乏热情、对自己的新闻产品要求不高,撰写新闻的当儿疏于思考(能不能换一个写法、能不能换个角度、有没有更好的遣词用字等等),熟能生巧反而成了僵化、机械化的别称。

机械化的新闻写作产生了“小竞辉现象”这个副产品。记者习惯了同行都写“小文威”,自己也很自然地写“小文威”,在键入“小”字的当儿,没有稍为斟酌,在这段文字里,或在这篇新闻的脉络而言,是否适合加个“小”字。

这里举出两个例子说明滥用或误用“小”字的现象:

一、记者常常不理新闻主角的年龄是否还适合加个“小”字,牙牙学语的小孩,或是正在念幼儿园的小童,加个“小”字叫唤他们,听起来自然可爱。十岁以上的孩子,还用上“小”字,未免“超龄”了吧!不久前媒体报道有个女孩林曼云因为妈妈欠债“跑路”,最后得以回到台湾与生父团聚的新闻,新闻主角林曼云都已经13岁了,新闻标题和内容仍是左一句“小曼云”、右一句“小曼云”!

二、记者撰写新闻时,即使是以直接引述的句子转述采访对象的谈话,也把“小”字照写不误,例如引述彭文威的老师这么说:“小文威曾报读三年级……”,或他爸爸这么说:“我想是小文威的福气……”,甚至引述彭文威的同龄同学所说的话,竟然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小文威是在去年八月……”。可见记者、编辑并没有考虑到一般人日常谈话并不会加个“小”字称呼自己的孩子、学生及同龄同学。(诸如情侣之间亲密地呢称对方“小绵绵”或“小龙龙”,另当别论。)

“小竞辉现象”和1998年民主行动党的黄朱强、廖金华及冯杰荣退党时,中文报章一窝蜂以“三剑客”统称三人的成因,大抵相同。当年我在《星洲日报》的专栏《我歌且谣》写了两篇文章评论此事,并在第二篇文章的结语写道:“我倒宁愿这是编采人员的价值判断介入的结果,而非‘懵懵懂懂’的无知之过。”此话何解?答案就是:至少这说明记者还有思考能力、还愿意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