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彦】本论文借助Youna Kim(2011)一篇〈Diasporic nationalism and the media: Asian women on the move〉的研究中对离散国族主义(diasporic nationalism)的讨论,将在台马来西亚留学生视为一个离散群体,进一步探讨该群体在台湾这个异国环境中求学时期的社群媒体使用。包含他们如何在脸书上分享母国(马来西亚)的景观或讯息,这个过程是如何形塑在台马来西亚留学生对母国(马来西亚)的认同以及离散国族主义的生成。Continue Reading

【李毓珊】本研究认为,伊斯兰国的传播策略与内容主要可分成三大部分:宗教理念与政治诉求的宣传、对敌对势力或异教徒的恐吓威胁,以及吸引外籍人士加入或移居伊斯兰国。伊斯兰国通过官方杂志、自制视频和社群媒体等多种宣传管道,宣扬恐怖主义思潮,同时散播恐惧氛围和塑造社会舆论,进一步扩大组织影响力。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本研究发现,马新两国的互联网治理均有相似路径:初期诉诸管制传统媒体的立法和执法手法规范甚至打击互联网媒体(虽然相对宽松),但是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成为日常生活工具和资讯来源,尤其是社交媒体流行起来之后,马新两国的政府首长的治理手法亦随之调整,不但为了展现自由、开放的「新政」而给互联网媒体若干程度的松绑,也开始藏起明显可见的国家机关和公权力,改以「网民」和「互联网媒体业者」的姿态融入互联网空间――经营本身的社交媒体平台、部署网军反击反对派及经营或资助亲政府新闻网站等,以在互联网舆论阵地占一席之地,模糊了国家机关、公民社会/互联网媒体的分界线。Continue Reading

【潘文杰】本研究将以周青元三部贺岁电影作为分析文本,从中筛取文本中所再现的文化元素,借此探讨马华文化认同与电影文本之间的关系。接着将解析马来西亚华语电影于千禧年后崛起与人民国族意识觉醒之关系,再从周青元电影《Ola Bola》因历史改编而引起的社会争议事件,分析国家政治对电影创作的影响。Continue Reading

【曾祥龙】在马来西亚,族群差异政治一直是非马来人不满的根源。那么以维护、弘扬华人文化,并以反对种族霸权为办报精神与理念的中文报业,是如何在报导中再现出象征并保障马来特权的统治者?而在阅听人看来,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为此,本研究采论述分析方法,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光明日报》及《东方日报》五家中文报近年一系列针对柔佛王室的新闻再现报导为分析对象来予以诠释,并以访谈法来探求阅听人对相关报道的回应。Continue Reading

【卢美静】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辉煌年代》,运用Christopher Vogler所提出的「英雄旅程」分析《辉煌年代》如何建构国族认同,及其如何运用国家象征。再采用Norman Fairclough所提出的批判论述分析,从文本层面探讨电影再现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和国族认同所面对的局限,并进一步分析《辉煌年代》在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中正反两极的评价。最后,再从社会和历史的脉络分析电影中可能传达的政治隐喻和社会意涵,从中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的处境和纠葛。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有无可能在政府介入市场运作和依赖点击率换算广告收益之外建设第三个选项,创建且维持一个「理想类型」(ideal type)的独立新闻网站,既能体现资金多元化、透明化,以及所有权公共化,又可避免过度商品化和成为点击率诱饵的俘虏,牺牲内容深度。本文旨在提出作者对此问题的初步想法,冀望经由集思广益和后续的深入研拟,探索以「担保责任有限公司」(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的模式创建「民营」的公共网媒之可能性。 Continue Reading

【杨丽玲】本研究从媒体、政党与族群三个角度切入,引用量化内容分析法与质化文本分析方法,去了解不同语言媒体建构不同政党与族群女性候选人形象特质为何?研究结果显示,在媒体的比较上,《马来西亚前锋报》由于是马来语文报纸较偏好马来女性候选人新闻,至于中文报《星洲日报》则恰恰相反的偏向华人女性候选人新闻,充分反映族群报纸的特色,即认同与自己相同语言的女性候选人;在政党立场上,《马来西亚前锋报》由于受控于巫统,较偏好报道国阵女性候选人新闻,反观《星洲日报》虽掌握在与国阵拥有良好关系的朋党手中,但是在报道上却偏好民联女性候选人新闻,反映媒体拥有权并非必然影响媒体的党派立场。Continue Reading

【邵宝辉】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从三个方面进行评述,即中国之大马华文报业研究、大马之本土华文报业研究以及英文文献之大马华文报业研究。笔者提出未来研究之建议,鼓励专业视角之专门研究,融合大马内外各方成果,互补互促,以提升研究水准,多出学术成果。Continue Reading

【黄国富】本论文选择1987年发生的“华小高职事件”作为研究个案,并以当地两份较具代表性的华文报纸--《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做为分析对象,了解华文报纸在这事件中的角色。为了能更深入探讨文字表象背后的深层意涵,本论文采取论述分析做为研究方法,以六个层面对新闻文本进行分析,即“强调同一性”、“呼唤集体记忆”、“存续策略”、“合理化策略”、“排除策略”及“污名化策略”,这六项策略皆有助于建构族群认同。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