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和记者要能纳谏

 

【按:本文原为作者于2004年1月开始撰写的《东方日报·名家》专栏的第三篇文章,但作者上国营第二电视谈中文报业的文化角色后,不只该电视专题节目下集遭停播,此专栏亦莫名其妙遭内政部勒令腰斩,以致本文未及在《东方日报》刊出。】

2004.01.31【未发表】媒体和记者要能纳谏

【庄迪澎】拙作《强势首相vs弱势媒体:给马哈迪的媒体操控算帐》在去年12月初面市前,在报社工作的朋友主动要帮忙发表出版消息。可是出版消息并没有在预定的日期见报。心里正感纳闷时,朋友捎来一封电子邮件,如是说道:

“坏消息!您的新书介绍原本是在上个星期二就会见报,不过临时被主任抽了出来。他给的理由是书本上出现‘弱势媒体’的字眼。总编辑曾经对他说过,报章不可以自己骂自己,就算那是事实也不行。”

我将此事转述给在国际媒体当编辑的老朋友,他的第一个反应:“什么烂借口!?倒是第一次听到呢!报章不能自己骂自己?哈哈!今天很忙,看了这信却也忍不住要写下自己的心情。天啊!这是个什么世界!真的很让人啼笑皆非呢!”

这的确是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却反映了我国中文报业长期存在的通病:难容批评,不能纳谏,非但不把读者的批评当一回事,甚至怀疑读者的批评背后总有某种“恶意”。正因如此,中文报社编采主管常以这种不成文法则处理读者来函:举凡读者来信美言称赞本报报道如何翔尽,回馈社会如何伟大,皆以“读者来函照登”名目发表在显著版位,并且张贴在布告栏上公告同事。一旦读者来信批评新闻处理不当、报道失实,不是被丢进垃圾桶,就是搁置一旁。

消极对待批评乃不长进

发表读者的美言称赞,既可激励同事精益求精,也能借此“擦亮”报社的招牌,无可厚非。但是媒体和记者不能老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沾沾自喜,而忘了纳谏的重要。抱着消极、敌对的心态面对读者的批评,不但旗下记者不能长进,报纸或节目的品质也不得改良。

由于政治情境使然,我国中文报章的读者对中文报业一般都呵护有加,即使批评,也是出自“恨铁不成钢”的善意。媒体主事者漠视读者批评,是不懂得惜福。越来越多读者有专业能力通过读者来函向报社提出意见,报社分文不出便能得到“咨询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在采访线上的记者也应该主动纳谏,鼓励、肯定读者的回馈。报社有政策上的“灰色地带”,所谓“灰色地带”,就是报社对某些事并没有成文的规定,也没有订下明确的处事方针。在这个“灰色地带”里,能做些什么、要做些什么,记者可以掌握主动权,问题只在于记者有没有自觉。很多媒体工作者常常抱怨新闻业有很多“禁区”,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碰,但在抱怨的当儿,却懒得去想一想自己可以在“灰色地带”里做些什么事。

无论上课或演讲,常有学生语气消极地提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总是举以下例子说明记者可以主动做一些有利自己长进,也有利报业长进的事。

1996年我在《星洲日报》总社当记者,写了一组纪念孙中山冥诞的新闻特写。特写发表后,一位读者寄来一封信,指出特写中一些历史事件的顺序失误。读完读者来函后,我重读已发表的特写,发现我并没有搞错历史事件的顺序,却由于文章结构的缘故,会让读者误读。搞清楚了这件事,我写了一篇短文说明情况,并连同读者来函交给《言路》版编辑吴天华先生,央求他同时刊出读者来函和我的回应。几天后,见报了。

反思能力需要从头培训

举这个例子旨在说明,即使不是主管,记者也可以主动做一些事。记者的自觉,除了取决于个人对新闻事业是否有反思的能力,也有赖于他们在学期间,学校的课程设计和为师者有没有发挥“提点”的作用。思于此,我在2000年10月受邀到新纪元学院创办媒体研究课程时,设计了一门必修课《新闻伦理与媒体监察》。新纪元学院媒体研究课程是国内唯一以一门课专论新闻伦理与媒体监察的传播/新闻学院系。这门课不只是训练学生认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专业伦理,更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认识、体会、肯定媒体监察(Media Watch)的意义,期待他们从事媒体工作时,能以无限宽广的态度接纳、肯定读者的批评与进谏。

《新闻伦理与媒体监察》这门课只学习理念和讨论个案,而出版学生实验报纸《观察家》时,就训练学生坦然面对批评,以及培养他们要有承担错误的勇气。因此,我给《观察家》制订了一道编采政策:每一期都要在右边报耳或其他显著版位刊登以《你们错了!》为题的启事,呼吁读者写信指出《观察家》的任何失误,然后在下一期《观察家》封面头条新闻的右侧便会刊出《我们错了!》的更正启事,由执行编辑署名更正错误,并向读者道歉。即使读者投书,以强烈措词批评《观察家》的新闻内容和报道角度,我们也坚持来函照登,绝不采行“封杀”作者的低劣手段,并附上执行编辑的回应。

《新闻伦理与媒体监察》和《观察家》,前者是学习、认识媒体批评的理念,后者是考验学生能否实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媒体经营理念。有朝一日这些学生有幸当上媒体主管,能否坚持如昔,我只能说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毕竟行业里诱惑太多了,爬上高位的人,还能坚守良知的防线,还是只知护主换取步步高升,谁能说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