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与叶公好龙

 

2005.09.09【独立新闻在线•寒蝉有声专栏】逃避自由与叶公好龙

【庄迪澎】一个人习惯了生活在处处桎梏、四周雷池的环境,真的会害怕自由而不自觉地逃避自由吗?这不止是日常生活的问题,原来渴求自由空间的新闻业者也常不自觉地抗拒自由。

我国媒体业者经常形容自己是在“走钢索”,一不小心便会摔个粉身碎骨,万劫不复。在1987年10月的茅草行动中,马哈迪政府一举查禁三家报章,令媒体业者人人自危,茅草行动衍生而来的“白色恐怖”迄今仍未彻底消除。近20年来,主流媒体的新闻业者莫不是步步为营,对可能惹祸上身的议题,不是低调处理,便是视而不见。

但是,将主流媒体上看不到好东西的现象,统统归咎于媒体法规所产生的紧箍咒效应,其实是在回避媒体及新闻工作者自愿将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弃之不用的现实。新闻业者和政治权贵及巨贾大亨过从甚密,在彼此“你好,我好”的利害关系中选择堕落;混口饭吃的新闻工作者,以“无惊无险又一日”的心情做事……不啻为媒体内容空洞、苍白的肇因之一。

舆论空间的局限、新闻业者遗失自觉,造成“自我设限”及“自我审查”的作业习惯在不自觉中不断深化,深化到业已内化成新闻业者职业上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everyday lifestyle)。某种事物一旦成为“日常生活方式”, 它便成了一个“习惯领域”;在这个“习惯领域”里面的事,做不做、想不想,往往是由当事人的潜意识决定,而当事人未能自觉。

面对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现象,人们不也如此吗?过去我们经常埋怨马哈迪政府控制媒体、打压言论自由,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其实都习惯了那个不自由的空间里的生活方式,也习惯了在压抑的空间里的新闻制作方式。于是,当有一天我们稍有一些空间,能够改变,甚至尝试颠覆传统的压抑时,很多人却又不自觉地逃避自由。

《独立新闻在线》专访马华公会候选人陈思源及陈祖排时,不像一般中文报业那样“客客气气”提问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然后交差了事。反之,《独立新闻在线》频频追问受访对象想要避而不谈的议题。专访刊出后,大多数读者赞赏有加,但仍有少数读者,甚至新闻界同道不以为然,认为记者咄咄逼人的访问方式“不够客观”、“不专业”,不是“平衡报道”。

这使我想起前首相马哈迪和西方媒体的其中两次“交手”。

第一次是在1998年6月15日,《时代》周刊(Time)以《破碎的梦》(Broken Dreams)为题,专题报道我国经历金融风暴的处境、扼杀异议、马哈迪与安华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等,并以问答方式刊登其亚洲副编辑阿迪伊格内修斯(Adi Ignatius)及记者约翰科尔梅(John Colmey)与马哈迪为时60分钟的专访内容。访员追问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简称“国油”)出面拯救马哈迪长子米尔占的船务公司,马哈迪仍然一如既往般否认国油的决定和他有关。不过当访员提到如果米尔占不是马哈迪的儿子,他不可能得到银行的贷款,马哈迪竟然沉不住气地斥责访员:“你竟敢说这样的话!”(How dare you say these things!)

结果,《时代》以马哈迪冲口而出的那一句“你竟敢说这样的话!”给这篇专访稿作标题,而封面主题则是《愤怒的人》(An Angry Man)。

第二次是在2002年5月16日,马哈迪在美国华盛顿接受有线新闻网络(CNN)主播泽茵维尔姬(Zain Verjee)专访,访谈内容包括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内政部于2001年4月援引1960年内部安全法令扣留包括蔡添强在内的六名异议份子,以及安华要求保外就医及新闻自由等议题。马哈迪两天后回返国门,在吉隆坡国际机场便迫不及待向本地媒体抱怨有线新闻网络行使“肮脏手段”(dirty tactics),不让他有机会就国内议题表达看法。

很多人看了《时代》的报道和有线新闻网络的节目,觉得“很爽”;对比本地媒体的表现,更是觉得本地媒体太不济事。看到马哈迪对西方媒体的抱怨,很多人觉得他不可理喻。不少对媒体品质稍有要求的朋友,心里面不也是期待着本地媒体也能像西方媒体这么尖锐吗?

可是,对西方新闻同道的推崇,终究只是心理上的抚慰,用来慰藉无法在马来西亚畅所欲言的缺憾。当马来西亚人本身尝试一反“传统”,以有别于“本地传统”的访问和撰述手法时,潜意识里那种对“不太自由”的生活方式的认可和对自由的抗拒,却在不自觉中流露无遗。

旅美传播学者黄国强一针见血地评论道:“马哈迪被本地媒体宠坏了!”习惯于本地媒体无关痛痒的提问方式,马哈迪无法从容应对外国媒体直接及尖锐的追问。黄国强如此写下他的结论:

“这里可以一窥他究竟认为媒体应该如何表现:它们(媒体)对他所说的一切有闻必录即可,无需严苛──记者和访员因此只是速记员。在他看来,媒体只须说出他所说的话。它们是他的传声筒。难怪我们的主流媒体才有那么多谄媚者?

当首相被媒体娇宠惯了,他会对那些较不热衷于成为他的啦啦队长的媒体感到仓皇失措,并责怪它们采用肮脏手段,一点也不令人惊奇。”

感到仓皇失措的人,岂止马哈迪?说穿了,新闻界和评论人圈子对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憧憬与推崇,很多时候恐怕只是叶公好龙的现代演绎。    ‖  原文出处 ‖  下载PDF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