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媒体识读课

  

2012.02.22【东方日报,A10版】上一堂媒体识读课

【林慧欣】蔡林辩论餘波未了,成为热门话题主角的却不是辩臺上两位对手。网上舆论如火燎原,不仅红了语出惊人的“拖车姐“,更出乎意料地让一家华文大报受波及,讨伐之声遍佈其官方面子书。

那几页备受争议的新闻版面,此时成了一种绝佳的媒体识读教材。平时对新闻呈现方式欠敏感的读者,从中留意到报纸的排版方式、篇幅大小与标题,反映了版面编排者的价值观与隐议程。

对此事,相关方面的辩解是安排失当,并且强调一切都是“据实报道”。“据实报道”的说法其实是个迷思。凡是对媒体编辑作业稍有认知者就会知道,即便没有捏造或扭曲任何事实,单靠所谓的“据实报道”,透过媒体有意识、有议程的呈现,还是可以达到操纵舆论风向标、左右读者想法的效果。

实际上,我们每天在媒体上看到的“据实报道”,都是编採人员针对收集到的新闻材料进行淘汰、筛选,再选择性加以放大或缩小的成果。缩小,即把某个要点放在不起眼的角落;放大,即把某个要点放在显著位置,乃至标题。

就阅读习惯而言,最先进入读者眼帘的新闻标题,容易让人產生的强烈的印象,无形中起著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浸淫编辑作业多载的媒体工作者,自然深諳此道理。

在标题选取的过程中,编辑本身即便无隐议程,也无可避免地加入个人的价值判断,不可能存在100%的“中立”或“客观”。姑且来个假设,一位大人物在同样的场合说出两句话,一句话具有建设性,另一句话则不堪入耳,无论选取哪一句来放大,都会让读者对相关人物构成不同的印象。在只能选其一的情况下,放大出来的部分“事实”,究竟是真相还是谎言?

由此可见,绝对的“中立”只是虚妄的想像。对“中立”、“据实报道”有所期待的读者,不能不引以为戒。

好的新闻从业员应能坐观全局,掌握整场发言的脉络,并依据个人经验与价值判断,呈现出有条不紊的持平报道。就蔡林辩论来说,基于辩题是“两线制会否变成两种族制”,在呈现方式里,问题主轴应是从两人如何讨论此课题而展开,不是给对方的论述牵著走,以致呈现出来的效果真的变成了“各自表述”,让新闻版面成为某个人物的个人舞台。若出现这种情况,若编辑不是另有议程,就是欠缺眼界与素养。

此次事件火烧的源头,乃源于读者亲眼观看整场辩论后,有感报道取向与亲身经验的巨大差距而发,因而得以不经意上了一堂媒体识读课。

然而此次是难有的经验,在现实中,读者是少有机会可以亲自验证报道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上完这一堂课后,“踩场”过了,不满也表达过了,现在虽仍是一片沸沸扬扬,终究有一天会归于平静。要当一位不受蒙蔽的读者,不是换一份报纸看就担保没问题的,还是要学会警惕,尽可能避免靠单一媒体成为资讯来源。此外,也须瞭解媒体的语言游戏,才能避免掉入偏颇与受误导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