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语媒体的空泛迷恋

 

2010.02.24【独立新闻在线】对多语媒体的空泛迷恋

【庄迪澎】国阵成员党马华公会透过投资臂膀华仁控股私人有限公司(Huaren Holdings Sdn Bhd)控制40.43%的星报出版集团预计将在本月28日推出《星报周刊》(Mingguan Star),据该集团执行副主席许志国的说法,《星报周刊》将先是以夹在英文《星报(星期刊)》(The Sunday Star)附赠的方式面市,若市场反应好,将在不久后转型为日报发售。

星报出版(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是国内其中一个最赚钱的媒体集团,它在2008年的营业额达到马币8亿3104万元,税前盈利达马币2亿146万3000元。星报出版旗下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台、新闻网站,其旗舰报纸英文《星报》更是销量第一的英文报纸,根据马来西亚发行数据认证机构(Audited Bureau of Circulations)在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的发行统计,《星报》日销29万5479份(星期刊30万4357份),最接近的对手――巫统控制的《新海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s)――日销仅12万770份(星期刊14万1986份),差距十分大。

凭星报出版集团的财务实力与办报经验,筹备一份马来文报章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该集团早在2005年10月31日设立马来文新闻网站mstar,该集团宣称这个网站在2008年的每月平均页面浏览量(pageviews)达到130万。星报出版是一家上市公司,不要奢望它出版马来文报纸是为了社会公益,倘若不是权衡了有利可图的机率,它不会贸然出手。马来文《星报》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销33万8552份的《大都会日报》(Harian Metro),然后才是日销18万3187份的《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及日销18万1346份的《马来西亚前锋报》(Utusan Malaysia)。

未真正实践族群交流

非马来文媒体集团出版马来文媒体,或马来文媒体集团出版非马来文媒体(尤其是中文媒体),不时引人关切或讨论,是马来西亚这个多族群社会的现象,原因不外乎马来西亚曾经发生族群暴动,如何促进加强族群相互认识进而促成谅解与和睦共处,成了重要命题,而其中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就是媒体对促进族群间的认识责无旁贷。

这种背景催生了一种想法,认为单一媒体企业同时产制不同语文的媒体产品,就能达到促进族群之间的交流与认识。这种想法也许并不完全错误,但是实践方法如何却能大大影响最终成果,例如巫统控制的新海峡时报集团在1980年代曾同时控制马来西亚文《每日新闻》、英文《新海峡时报》及中文《新明日报》,就不见得能产生前述效果。

对媒体企业出版多语文媒体的期待,经常走不出一个盲点,这个盲点与经营新闻媒体时务必考量的“新闻价值”(newsworthiness)标准息息相关。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学教科书里常见的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及趣味性等要素;美其名是用以权衡一则新闻能否吸引读者的兴趣的客观标准,但说开了,这些参考标准也是一套用来满足市场需求的营利参考标准。易言之,新闻媒体若不服膺于这套标准,吸引不了新读者,又留不住老读者,销量每况愈下,广告营收下跌,下场如何不言而喻。

族群受众的限制

新闻价值之所以重要,其中一个原因是新闻媒体必有其特定的目标受众(target audience),而目标受众的口味是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之一。以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proximity)为例,既意指地理的接近性,也含文化情感的接近性。在一般情况里,读者关注所住社区里的事故,更甚于关注五百公里外另一个社区里的事故,这是地理接近性;某族群读者比较关注其族群社会的话题,更甚于其他族群社会的话题,这不是一些无知政客所说的沙文主义心态,而是文化情感的接近性因素使然。

由于接近性因素使然,中文报章的读者群主要是华人,华人读者阅读中文报章时,虽然不至于会完全排斥与华人社会毫无关联的内容,但倘若这份中文报章缺乏报道华人社会关切的议题、动态,没有华人社会的声音,则华人读者对这份报纸有萌生格格不入的感觉,琵琶他抱是可想而知的结果。同理,英文《星报》将《新海峡时报》远远抛在后头,告诉了我们:要卖给各族群的英文报纸亦不能存有浓郁的单一族群色彩。

如此看来,过去不时有华团领袖重复提出“华人企业办马来文报纸,让马来人社会了解华社的看法”,恐怕是另一个口惠而实不至的建议了,除非某个媒体企业是出于社会公益考量,而不是意在营利,否则期待追求营利的媒体集团出版反映华人社会观点的马来文报纸,很难讨好。

马来文媒体与中文媒体有别于英文媒体的一点,是马来文媒体与中文媒体有单一族群组成其最主要的读者群,因此它们必须首先照顾最大读者群的需要,才有可能存活下来。因此,新海峡时报集团在1980年代虽然同时经营《新海峡时报》、《每日新闻》及《新明日报》,但《每日新闻》和《新明日报》还是分别以马来人和华人读者为服务对象,没有交集,何来促进不同族群读者的认识与了解。

不以读者市场为限

新海峡时报集团的经验说明了,倘若个别语文媒体都以服务各自社群为主,偏重其社群的新闻,不同语文媒体同在一屋檐下不见得就能发挥促成族群深化彼此认识的作用。这是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局限,即使搬上互联网,情况亦然。互联网媒体纵然能够同时经营多种语文的版本,但是经营手段仍是马来文版写马来人议题、中文版写华人议题,淡米尔文版写印度人议题,或者同一件事以不同的新闻取角讨好个别族群读者,所谓同一媒体企业出版多语文媒体促进族群谅解的说法,就只能是口惠而实不至的企业文宣与对多语媒体的空泛迷恋而已了。

因此,互联网新闻业应吸取新海峡时报集团的教训,避免重蹈报业以读者市场为导向取舍新闻之覆辙,而是善用相对不受政治权力与市场限制的优势报道“非我社群”的议题――例如中文新闻网站关注原住民权益、印裔厂工被剥削、马来人非法木屋居民的困境等――让自己的社群以熟悉的语文了解认识其他社群,才更有可能深化族群间的认识。顺带一提,《独立新闻在线》在2009年7月推出马来文版,是放眼于打开新窗口,让不谙中文的马来文读者群了解华社动态与舆论趋势,我们要面对的挑战,也正是前述的结构性因素了。    原文出处下载PDF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