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咖啡馆•回响】谁消费得起咖啡?

 
 
2011.08.05【东方日报•东方群英会,A10版】谁消费得起咖啡? 

【廖珮雯】《经济学人》在七月初发表《回到咖啡馆》一文,探讨随着网络发达,虚拟空间将新闻业带回大众媒体出现前的“对话式”文化。

封面是一幅漫画,一群19世纪的欧洲男子,在咖啡馆内高谈阔论,手中使用电脑、ipad,谈论现今流行网站,寓意21世纪的网络空间,彷彿回到1833年以前,首个大众报纸出现前的时代。

此文重新肯定了网络带动言论自由,而被动接收讯息的消费者,变成新闻消息的源头、参与者和发佈者。

在消费者也是产制者这点上,《经济学人》并不是首个提出的媒体。早在2006年,《时代週刊》当年选出的风云人物,就是网络的“Me世代”,这个世代利用Web 2.0互动性高的科技特性,将参与者的角色发挥淋漓尽致。

作为草根阶级的群众,也早在部落格兴起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外发佈讯息,突破主流媒体垄断的界线。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伊拉克部落客,在伊战期间突破CNN和美国官方言论的垄断。

那《经济学人》谈论的重点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论点是“咖啡馆”。2006年后,兴起的面子书、推特、维基解密、Youtube的网络空间,具有类似“咖啡馆”的特性。

在这一片赞扬声中,问题是:谁消费得起咖啡?

《经济学人》特别报道的首篇文章《来自未来的公告》内,列有图表,2005至2009年,欧美、澳洲和日本的日报发行量锐减10%上下,但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第三世界国家,日报发行量却大幅增加,其中非洲增加了30%、亚洲13%,南美洲5%。

发达国家的网络已取代民众阅报习惯,但发展中国家仍仰赖报纸获得资讯。这显示,有能力“喝咖啡”的群众,和19世纪的欧洲一样,不是贵族阶级,就是有资本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特性是:有钱有閒,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精英。

这些人有能力在咖啡馆里高谈阔论,购买价格昂贵的报章杂志,然后凭着本身的才学修养,谈论社会现象。

大众媒体缺席的原因,是因为获得资讯的门槛高。当时所谓的“大众”(mass)是没有机会如这些贵族精英般,在咖啡馆内消费,正如现今第三世界的群众。

在这样的前提下,在咖啡馆内谈论的精英,所形成的是一个哈伯玛斯提到的公共领域,这是一个介于贵族社会和市民阶级知识分子之间的“有教养的中间阶层”,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

在19世纪的欧美,他们是阅读日报、週刊、月刊的人,自发聚集在一起,在剧院、博物馆、音乐厅、咖啡馆、茶室、沙龙等地自由对话,形成公共领域。网络空间好比上述文艺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虽是打破主流媒体垄断的突破口,在此空间打转的却有如19世纪的咖啡馆一样,局限在某个社交圈子,而最大的门槛,是有能力使用网络者。因此,这个言论自由的空间,只属于某部分人。

另一点是,当时的咖啡馆是知识精英,门槛的侷限在于对文化学识的要求;现今的门槛只是硬体的科技近用性,并没有软体的文化水平要求。因此,如果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不足,网络就会出现不理性和遭滥用的情况。

在赞扬众声喧哗的咖啡馆回来之时,必须要思考的是:谁是那个喝咖啡的人?   ‖  原文出处  ‖

(注:感谢作者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