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当前 媒体恭维权贵淋漓尽致

 DSC_1163 (3)

2014.08.15【火箭报,页14-15】灾难当前 媒体恭维权贵淋漓尽致

【庄迪澎】国家危机不仅考验政府管理和化解危机的能力,亦考验新闻媒体至少两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赶在第一时间规划和制作相应新闻内容的应变能力,这个考验相对容易过关,只要有“东西”填满版位/时段即可,部分原因是阅听人普遍上要求不高,只求有不求好,更何况“好”的标准因人而异。其次是呈现新闻视角与深度的专业能力,包括梳理产生危机的脉络,以及提出一针见血的见解,让阅听人不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今年3月8日及7月17日,马航接连发生MH370班机失踪事故和MH17班机遭炮弹击落惨剧,导致负债累累的马航雪上加霜,MH370事故更暴露了政府危机处理能力不济。然而,马航事故不仅是国阵要处理的危机,亦暴露了本地媒体的危机,虽然它们可能对此危机丝毫无感。

MH370失联后,本地报纸的跟进新闻几乎都是转载外国媒体的报道,后来则几乎就是围绕着代交通部长希山慕丁和首相纳吉的记者会有闻必录,记者会没提、没答的内容就继续转载外国媒体,直到MH370的新闻淡静下来为止。MH17惨剧的情况亦如是。

所以,这两场马航事故其实也暴露了本地媒体的专业能力不济,但问题的根源不是记者,而是媒体集团。遇上本国灾难,却大量依赖外国媒体挖掘新闻,这是因为本地媒体集团不愿投资人才、没有储备人才造成的恶果。姑且不说远在东欧的俄罗斯和乌克兰,MH370飞越东南亚诸国领空,事故发生时,航线所经国家及事故相关国家如中国和澳洲,本地媒体(尤其是中文媒体)几乎都没有常驻记者。

1980年代,报社和电视台也许还可振振有词地辩解,负担驻外记者的成本高,没能负荷,尤其是挣扎求存的中文报业。然而,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之后的今天,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除了极少数小规模媒体尚处于亏损状况之外,我国主要媒体集团每年的税前盈利都是以亿元计。

表一显示,世华媒体集团、星报出版集团及首要媒体集团过去五年的税前盈利介于1亿7525万令吉至17亿2294万令吉不等,作为中文报业集团的世华媒体,其税前盈利甚至自2012年起超越多年来在报业傲视群雄的英文媒体集团——星报出版。

表一:2010-2014主要媒体集团的税前盈利(‘000令吉)

财政年度

世华媒体

星报出版

首要媒体

2014

211,670

尚未公布

尚未公布

2013

245,159

192,586

1,722,943

2012

270,030

259,648

1,697,845

2011

235,978

250,531

1,622,133

2010

175,259

258,807

1,546,643

资料来源:世华媒体、星报出版及首要媒体年报。

若说过去是缺乏财政能力储备人才,现在的问题则是媒体集团不愿意划拨较多的资源来储备人才。一方面这是为了维持上市企业盈利逐年增长的良好记录(关乎企业市值、股价,以及大股东的身家),另一方面则是优先把盈利给股东分红和董事加薪。就此而言,世华媒体不巧就有两笔实例:

(一)2009年,世华媒体的税前盈利比前一年递减了29%,12名董事的薪酬开支却剧增221%,而非董事(员工)的薪酬开支仅增加27%。

(二)2012年7月,世华媒体向银行贷款1亿5698万5000美元(约5亿令吉)派发每股0.13美元的特别股息,身为最大股东的张晓卿直接和间接持有8亿8407万7997股,合计获得1亿1493万美元(3亿6605万令吉)的特别股息。

惯性恭维与廉价悲情

处理重大危机的专业能力不足,其中一个结果就是产制出《纳吉数通电话搞定》这种廉价拍马屁的封面头条(星洲日报,7月22日),把取回MH17班机黑箱和罹难者遗体一事离谱地简化成凭着数通电话就能成事,同时夸张地把纳吉拉抬成俨然一个德高望重的世界领导人,打数通电话,对方就卖他的账了。

《星洲日报》这则新闻稿乃取材自《纽约时报》的文章,但改写为封面新闻时仅摘录其中五段,却抽离国际政治博弈的脉络,也不探究双方是否有些不为人知的交易。

事实上,《纽约时报》的文章题目是《马来西亚首相透过中间人取回黑箱》(Malaysia Premier Brokers Deal to Recover Black Boxes),虽然提到纳吉和乌克兰亲俄罗斯叛军首领通过电话谈判,但也提出了对方愿意交还黑箱的国际政治背景,一是马来西亚在冷战时期一直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成员,晚近则致力于与俄罗斯、中国和美国维持好关系;二是马来西亚位处偏远的东南亚,而且五分之三人口是穆斯林,外交政策关注中东问题,对东欧纷争保持缄默。

《星洲日报》A3版虽然也摘译此文,但封面头条竟然还是把此事当做纳吉的“个人功德”,甚至相当可笑地在新闻标题下方刊出四张纳吉握着手机讲电话的照片,试图加深“数通电话搞定”的印象。《星洲日报》对纳吉的惯性恭维,在灾难当前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媒体处理重大人命惨剧的另一廉价手法,就是卖弄悲情,把镜头聚焦在罹难者家属的悲恸和焦虑,最能牵动有恻隐之心的阅听人。这是媒体吸引阅听人眼球的羶腥色(sensation)诀窍,说它是廉价手法,因为这种新闻焦点无需专业知识、不必资深记者出马,菜鸟记者甚至实习生就能看图说故事,写出一篇足以令人热泪盈眶的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