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制本土认同电影:周青元与黄明志

localmovie

2015.05.31【燧火评论】产制本土认同电影:周青元与黄明志

【关志华】马来西亚华语电影的文化氛围丕变,从数码独立到雨后春笋的商业制作,围绕华语电影掀起的议题,也从对白语言比例、娱乐税回扣,到目前虽获「承认」为国产电影,得以依据强制放映制度推出,仍因有限的配额竞争,无法排入理想档期(通常是华人农历新年)。大多数本地华语电影有国外华裔明星助阵,但依然不是票房保证。虽然《一路有你》(2014)卖个满堂红,但大多数华语电影还是面临票房压力,如何奋力生存,依然是经营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今年初由李勇昌执导的青春剧《小电影》,因票房不佳极可能在农历新年期间提早下画。李勇昌对此感到失望,不了解这部自认拍得最好、颇得好评的作品,为何最终却票房惨淡。他呼吁观众让电影口碑相传,创造《一路有你》般的票房奇迹,也忧心缺乏观众支持下,本土华语电影将逐渐绝迹戏院。

该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华语电影票房趋向?为何某些电影吸引观众蜂拥入场,其他却乏人问津?决定一部电影是否卖座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也许与电影宣传有关。像周青元卖座的「下乡三部曲」——《大日子 Woohoo!》(2010)、《天天好天》(2012)和《一路有你》,凭靠电影制作公司Astro庞大的宣传机器,自然比其他华语电影占优势。但强大和高预算的宣传攻势,不一定带来亮丽票房。砸钱大肆宣传却票房惨淡的例子,在好莱坞比比皆是。

明星艺人也从来不是票房保证,世界各地的电影工业不乏拥有大卡士却惨赔的电影。叫好叫座的《一路有你》则运用了多位名不见经传的素人演员。有些评论者认为改善电影政策,有助于保护电影的票房与生存,但我认为强制性放映制度未必能吸引观众入场。

发声反扑:族群政治下的黄明志

除了周青元的「下乡三部曲」,本地票房较高的华语电影还包括黄明志的《辣死你妈2.0》(2011),无论在宣传或其他围绕着电影的议题上,都刻意强调、宣扬「本土身份认同」。

先从《辣死你妈2.0》说起。众所周知,创作者黄明志在马来西亚是一位颇具「名气」的争议性人物。加上媒体大肆渲染,从改编国歌、〈我要回家〉、〈丘老师的ABC时间〉,到发表族群主义言论的〈呐〉等歌曲,黄明志被标志成某种「族群政治下的华裔」发声人物。

期间,黄明志一系列「我要见首相」的动作,也使到这部电影未映先红。马来民族主义团体抗议上映、巫统喉舌《马来西亚前锋报》(Utusan Malaysia)口诛笔伐,更添加了电影的争议性和话题性,反过来变成最有力的宣传。黄明志不断强调抨击国内族群主义、消除族群间偏见的意图,以及本身的爱国情操。电影放大国内文化混杂和拼贴的同时,也不忘通过华裔和马来裔简单的「从对立到和解」的关系,来建立华裔的在地身份认同。它的700万令吉票房,某程度上也是华裔对国内族群政治的反扑,为黄氏代表华裔的本土认同投上支持票。

消费温情:贩售「全民」的周青元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周青元,每每出手就票房非凡,让中文媒体和华社欣喜若狂。然而,周氏电影有着神话般的地位(至少我认为中文主流媒体有这种倾向),除了地毯式轰炸宣传,主要是因为这三部电影都在农历新年档期上映,迎合佳节欢庆的特定消费氛围,运用浅显易懂的城乡二元对立(《一路有你》加上了文化冲突),最后往往出现温情泛滥的大团圆结局,符合华裔佳节的情感需求。

最重要的是,这三部电影无论在宣传或议题上,都在强调「本土性」和「本土身份认同」。《大日子 Woohoo!》中主角们在东海岸的米昔拉海滨小镇翩翩舞虎,剧中来自Astro电视频道的电视记者(自我行销)说道,舞虎是「华人传统文化」,我们必须「用心感受华人的生活面貌」。教导舞虎的师傅连八记,也对着镜头说:「要记得历史、记得文化。」《天天好天》将安老院置于景致优美的稻田山色中,一件印上全马各州地图的T恤,隐约带出了华裔马来西亚人的身份认同。

《一路有你》更是带领观众品赏山水景色和文化荟萃。从中马的翠绿金马仑高原到北马槟城独特的姓氏桥和拜天宫仪式,再到南马的神灵巡游,最后跨渡南中国海到沙巴明媚的海滨。周青元的「全民电影」口号,似乎在华裔观众群中一呼百应。主流中文媒体更为这「全民」口号摇旗呐喊,一时间「全民护航」、「全民力挺」、「全民参与」、「全民爸爸」、「全民女神」、「集合全民力量制成的热气球」等字眼词汇充斥媒体报导。

这些华裔电影工作者对「本土性」的彻底拥抱,基本上是为了在排他且具偏差性的国家政治与制度中寻求定位,也希望开拓有限的本土华语电影市场。这些片子亟需为本身「正名」,必须不断颂扬本土色彩和文化经验,放大华裔马来西亚人语言运用的混杂性和本土腔调,为观众端上本土景色和风俗文化的拼盘。

本土性与政治意识一拍即合

当然,本土场景、文化、腔调等,也不一定能够吸引华裔观众买票进场。但这些电影强调的本土意识,却恰恰跟现今华裔的政治意识与认同倾向一拍即合。被「我爱马来西亚,但马来西亚爱我吗?」的情意结和不安困扰多年,华裔无时无刻都在渴望国家的召唤,以便建立完整的自我主体。这些导演的爱国姿态和对在地认同的大声宣扬,对多年感到「没有安身之地」的华裔,无疑有着一定的感染力。这些电影仿佛成为了华裔认同的出口和发声渠道,最后激发了买票支持的意愿。周青元正是善用这股认同意识的佼佼者,再加上主流中文媒体推波助澜,他的作品每每在票房上青出于蓝。

友人曾经指出,因华裔观众鉴赏能力渐已提高,许多粗制滥造的本地华语电影难以蒙混过关。但我认为,华裔对本地华语电影的接受,往往是电影认同和政治议题导向的。仿佛比较钟爱这种「华裔本土认同剧」,其他本土摄制的商业类型如恐怖、惊悚、青春等都受到某程度的冷落,另一方面仍倾向买票支持其他进口的类型电影。除了政治功能外,难道华裔对本土华语电影的制作水准和叙事技巧不具任何期待?又或本土生产的华语电影(尤其类型电影)在水准和叙述技巧上,仍与外国电影差距甚远?

撇开电影制作水准不谈,《小电影》在票房上的滑铁卢,也许是因为不够争议性和话题性,缺乏马来右翼团体「关注」,以及低度的政治功能。李勇昌或许不够强调自己「爱马来西亚」,也不谙制造「全民效应」。问题是,这种靠认同政治维系的华语电影工业,到底可以走多远?    ‖ 原文出处

注:感谢作者授权上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