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大赚光明却节省开销 关闭关丹办事处遣散记者

 

2006.09.04【独立新闻在线】星洲大赚光明却节省开销 关闭关丹办事处遣散记者

【庄迪澎】酝酿了大约一年,星洲媒体集团终于关闭旗下《光明日报》在彭亨州首府关丹的办事处,以及遣散在该报业集团服务了20年的资深记者石国华。离职前,石国华是《光明日报》硕果仅存的驻关丹记者,他已在今年6月16日与星洲媒体集团结束宾主关系。

据消息来源告诉《独立新闻在线》,《光明日报》高层是以节省开销的理由关闭关丹办事处。《光明日报》关丹办事处位于关丹市区哈芝阿都阿兹街(Jalan Haji Abdul Aziz)38号,与《星洲日报》关丹办事处共用同一栋办公楼。

除了关丹办事处之外,《光明日报》在东海岸的另两个办事处是吉兰丹州的哥打巴鲁和彭亨州的文德甲;不过,这两地的办事处会不会步上关丹办事处后尘,目前尚未能证实。

消息来源告诉《独立新闻在线》,关闭关丹办事处的事早在去年已经酝酿。当时《光明日报》高层向担任东海岸区主任的石国华放话,以后者工作表现欠佳的理由,要他调任雪兰莪州八打灵再也总社。 

遣散费比记者原来要求低

不过,已经年届半百的石国华虑及自己长期在关丹生活与就业,无法适应大都会的生活,不愿意到总社就任。为了争取留在关丹,石国华主动向《光明日报》请辞“东海岸区主任”的职务,降级当回记者,而报社也接纳了他提出的方案。

据消息来源透露,石国华原以为此事告一段落;岂料,《光明日报》高层在今年初再次提出要他调任八打灵再也总社,否则可能就得结束宾主关系。碍于形势比人强,石国华只好和资方谈判,选择自动辞职以换取报社支付赔偿金。

据了解,石国华原来要求根据劳资合约,以服务满一年赔偿一个月薪金的方案赔偿;易言之,《光明日报》应赔偿他20个月的薪金。《光明日报》不同意石国华提出的赔偿方案,经过讨价还价后,双方最后以一笔金额成交;不过据形容,这笔金额比20个月薪金的总和“肯定少很多”。

石国华现年51岁,他在20年前加入《星洲日报》担任记者,后来升任东海岸副采访主任,过后再调任《光明日报》东海岸区主任。石国华在去年星洲媒体集团的常年晚宴上还获颁服务20年奖章。

石国华已在今年6月16日离职,离职前他已是《光明日报》硕果仅存的驻关丹记者。在此之前,《光明日报》在关丹还有另两名女性记者,不过,这两名女性记者先后辞职后,《光明日报》一直没有填补空缺。

《光明日报》彭亨销量有五千

根据马来西亚发行数据认证机构(Audited Bureau of Circulations,简称ABC)在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的年度审核报告,《光明日报》全国日销108,952份,彭亨州销量有5269份。

不过,200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的审核资料显示,《光明日报》的全国销量下跌至107,431,减少了1521份或1.4%。《光明日报》彭亨州销量也跌至4937份,少了332份或6.3%。

不过,《光明日报》在彭亨州的销量并非半岛最低,按照马来西亚发行数据认证机构的数据,在半岛11州内,彭亨州的销量排名第七。

光明日报各州销量 

  2005年 2004年
全国 107,431 108.952
玻璃市 1,443 1,393
吉打 9,593 9,059
槟城 37,904 37,202
霹雳 6,861 7,470
吉兰丹 739 791
登嘉楼 457 481
彭亨 4,937 5,269
雪隆 29,261 30,312
马六甲 2,287 2,386
森美兰 5,499 5,855
柔佛 8,272 8,517
其他 180 217

资料来源:马来西亚发行数据认证机构

最赚钱的报业集团

《光明日报》前身为北马地区发行的《星槟日报》,在1987年12月18日创刊。1992年11月,《光明日报》为报业大亨张晓卿收购,1994年间《光明日报》开始在吉隆坡印刷出版不同版本,从地方报蜕变为全国性报章。

2004年10月,《光明日报》和《星洲日报》及其他刊物正式组成星洲媒体集团,并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主要交易板上市。《光明日报》分为北马版及中马版,拥有不同的编采部。

星洲媒体集团是马来西亚最赚钱的报业集团,地位仅次于星报出版有限公司(Star Publication Bhd)。星洲媒体集团2005财政年净利和营业额分别达马币5980万元和马币4亿950万元,这使它的净利赚幅相等于14.6%。

星洲媒体集团在8月28日公布截至2006年6月30日的财政报告,税前盈利达2千186万元,扣除税务后,仍有1472万元净利。    ‖  原文出处  ‖  下载PDF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