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质变,寄望新人

 

2003年1月【未及发表】量变质变,寄望新人(注)

【庄迪澎】媒体阅听人的品味与要求可以推动报业的变革,这是外在的动力;但是外在的动力若缺乏内部条件的配合,报业的变革最终仍可能只是报业圈外人一厢情愿的期望。

报业经营者的睿智与远见

因此,除了要仰赖积极的阅听人监督、批评,甚至采取抗议行动制衡媒体走向腐败,以及建言推动报业良性发展,报业经营者的睿智与远见,也是推动报业变革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果报业经营者有勇开先河的雄才大略,有远见地做同业还没有做的事情,并且正面回应外界的建言及批评,则我们可以期待报业可以更健全地经营下去,而阅听人也能享受高品味的文化产品。

如果报业经营者只懂萧规曹随,凭着报业的传统与前人的作风按图索骥,不思上进、不创新犹,对外界的建言一味回以“这个想法太理想化”或“你们外行人不知道我们内行人的难处”,如此经营者对报业的变革必难有建树。

我对国内中文报业(甚至媒体业)多年来不思长进,感到十分失望,具体有两点:

一、只重视印刷包装的改良,不正视内容的实质提升。身为一位专业的读者,我常常忍不住要修改报上的文法、错别字和句型;所谓的新闻专题常常都只是资料整理或平铺直叙地引述受访者的说法。这种现象数十年如一日。

1995年,我还在大学念书时,发表了一篇《而今迈步从头越--华文报设立“新闻研究部”刍议》,建议中文报社设立“新闻研究部”,再分设“专案小组”及“语文改进小组”,前者研究各种专题,后者检验报社的语文错误。

将近八年后的今天,似乎还没有一家报社愿意出资设立类似部门。我当年的设想当然十分粗糙,但目前中文报业由财雄势大的财团经营,若要礼聘专人构思更周全的方案,能力上绰绰有余。

二、“反智”心态根深蒂固。报业原来应该是个重视“智力”与“人才”的地方,可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本地中文报业非但不重视智力与人才,反而十分“反智”。

虽然本地中文报开设言论版位和专栏供读者及知识人发表论见,而且表现上看来一些知识人似乎颇受报社主管尊重,但是知识人得到的礼遇只限于他们还是“体制外”的人,一朝进入“体制”,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人”得到的对待远不及“外人”。

根深蒂固的“反智”心态使然,报业宁可聘用低薪的高中毕业生,因为“反正能写新闻就行了,何必多花钱”的观念普遍存在于中文报业。即使现在中文报社已经开始较多聘用大学毕业生,恐怕也是出于无奈,因为大专教育在90年代后期大步普及化,应征者绝大多数都是大专毕业生,不聘用他们还能有谁?

然而,中文报社发给大专学历的编采人员的薪金仍然偏低,反映报社对聘用大学毕业生的态度并未有显著转变。即使撇开薪金问题不谈,中文报社的工作文化也不利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夹在非大学毕业主管和同事之间,难有知音人甚至一股热忱遇上冷言冷语,恐怕才是最要命的精神煎熬。

新生代媒体工作者的理念

我常对学生说,我对媒体业并不绝望——倘若绝望,留守媒体教育的岗位有何意义?

我国中文报业过去数十年来的“人才培训”,无异于“学徒制”。中文底子好,能写一篇完整文章,而且又对“文化事业”有兴趣,经应征录取后,跟着“前辈”(资深记者或编辑)见习若干日子,便可以独挑大梁了。他们往往不是科班出身,看待社会议题的角度往往受制于本身的社会经验、家教背景,甚至同侪的论见。

这种“学徒制”的重要性在于,“菜鸟”向“老鸟”学习的不止是采访新闻和处理新闻的技巧、经验,常常也承袭了“老鸟”对新闻工作的价值观、想法,甚至偏见。因此,用点心思解读国内“资深报人”的文章或访谈内容,极易发现他们对新闻工作或媒体功能的认识,同质性极高。

这种“经验相传”的报业传统本来是好事,但是就过去数十年来相对保守、单元的社会环境与媒体论述而言,“经验相传”却造成相对保守的媒体论述和僵化的新闻视野不断延续给新生代,结果反而成为报业进步的阻碍。

虽然80年代以降开始有了以中文为教学媒体语的新闻院系,而且这些新闻院系也成为中文媒体业主要的人力供应站。由于办学及教学方向不明确,以及缺乏任用具有学术背景的师资,而是倚重“资深报人”为讲师,结果这些新闻院系只不过是将报业里“经验相传”的传统搬到课室而已。

报业变革始终还得仰赖新生代媒体工作的品质——不是技术而是理念与思考的品质。虽然报业仍然存在着许多制度性或结构性的积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轻易扭转;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相信量变可以带来质变,多大程度的质变则是另一个议题了。因此,重新思考、检验媒体教育或新闻院系的定位与角色,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对新生代的“期望”不尽然一厢情愿。近五年来,从“烈火莫熄”、《大阳报》事件、“528报变”到《东方日报》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有理想、充满热情,以及有知识的新生代不乏其人,而且政治气候的转变激化了、普及化了新生代的求变意志。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为这些意志、热忱保温。

这些求变的因子倘若能在报业里成长,而又能把持原则,不受威迫利诱所动,报业变革至少不会是个遥遥无期的等待。(撰于2003年1月16日)

注:撰写本文时,“突然”遭内政部列入“黑名单”,专栏被关闭,因此本文当时未及发表。延伸阅读:《东方日报创刊一波三折 “名家”作者欲“鸣”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