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无所求,活该读烂评论

IMG_6243 (2)

2014.09.12【燧火评论】读者无所求,活该读烂评论

【庄迪澎】评论文章曾经是马来西亚中文报章的精髓,毕竟新闻报导即便偶有「独家」,整体上还是大同小异,评论文章则成了重要的辨识因素,尤其是名家助阵或有精彩的论见,有助于一家报纸留住忠实读者。

然而,曾几何时,中文媒体出现了一种吊诡现象:在教育不普及、知识无法在弹指间取得的数十年前,中文报章的评论文章尚可由知识份子挂帅,发挥社会明灯的作用;数十年后,教育普及,研究所毕业生满街跑,知识和资料拜拜「谷神」便有求必应,报纸上却充斥着许多内容空洞、行文不知所谓的烂评论。

媒体主管与评论作者水平滞后

评论的优劣,不全然是相对和口味问题;优劣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判准。我可以同意,今天吾人会认定某些评论是烂评论,部份原因确实是社会已进步、知识已提升,是以吾人具备辨别优劣的能力,而且以更高的标准检验评论文章的品质。然而,在「社会已进步、知识已提升」的相同脉络底下,中文媒体却还充斥烂评论,却也反映了媒体主管和作者的不长进,跟不上时代变迁的步伐。

在我看来,评论文章应该具备至少三种成份:

一、作者的终极关怀。这是指作者念兹在兹的事情与核心价值为何?例如黄进发之倡导选制改革、林宏祥之关切跨族群对话、黄孟祚之心系生态环境……在这些终极关怀底下,他们有些什么信念和主张。

二、作者的知识与见解。只有关怀,并不足够,评论作者心有所系,没有理由不去钻研相关的知识,深自砥砺一番,进而提出有所据的见解(而不只是人云亦云或资料整理)。而且,所谓见解,不只是作者「认为」如何如何,亦应能展现这些「认为」背后的思考脉络。

三、作者有所图的分享。撰写和发表评论文章,不可能无所图,即便是写亲子文章的作者,也会希望藉由分享来推广如何维持健康的亲子关系,进而减少社会上的家庭伦理问题。在我看来,写评论不是「纯粹」分享作者的见解,更应有所图,经由洞见症结来为民众解惑,乃至倡导社会进步观念和事业。与此同时,对评论作者个人而言,则如教师「教学相长」那样,通过发表文章与同道和读者对话,进而检验、修正和深化本身的观点。

然而,如今马来西亚中文报章的言论版业已滥竽充数,严格定义的「评论」文章可谓凤毛麟角,大多数根本就是把报纸写过的新闻背景重新堆砌,然后讲讲个人的主观感想、喜恶成见和冷嘲热讽。更糟糕的是,有些文章甚至俨然呓语,思维模糊、价值混乱;甚至有些作者显然就是想到什么就掰什么,把一堆文字拼凑起来,却不知所云。残酷的现实是,不只是菜鸟才写出这类劣质作品,不少资深的报社主管水平也仅此而已。

论见缺货:思维模糊、价值混乱

有些人误以为,这是「立场」或「言论自由」的问题,其实不是。评论文章的优劣问题,无关立场,而是品质。以政治议题为例,任何一个作者都有权提出不同的论见,但是申论时起码要有逻辑和符合相关脉络;你认为民主制度很重要,非议民联撤换雪兰莪州务大臣不符民主,面对更严重伤害民主制度的王室干政,却乐见其成,且对民联幸灾乐祸。诸如此类的论述,关键词不是政治立场,而是前述「思维模糊、价值混乱」的问题;不幸的是,类似「论见」在马来西亚的中文报纸里可谓司空见惯。

这种局面其来有自,其一是报社主管判定文章优劣的素养不足。当把关的主管素养只有40分,他们会认为40分的文章是合格水平;收到50-60分的文章时,他们就觉得惊为天人、如获至宝了。而且,这种东拉西扯的千字文,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拼凑出来,生产者也相对较多,有利于填版位,所以报社乐见货源不断。于是,报纸的言论版就越来越不像言论版,从生小孩到逛商场的生活琐事拉杂谈,亦可从副刊搬家到言论版。

务必提醒的是,报社主管青睐50-60分的文章,不能「余此类推」,以为他们会更珍视70分,甚至80-90分的文章。现实恰恰相反,由于他们读不懂,所以「推己及人」,认定读者也读不懂(其实不然),刊登这些文章不利报社维持「雅俗共赏」的格调,因而不利维持最大的销量,所以越有深度的文章,偏偏可能越不受青睐。

除了报社主管的素养,评论文章滥竽充数也和劳动所得息息相关。 50-60分(甚至更低分)的文章之所以货源充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付出的时间和心力相对稀少,所得却相对可观。烂评论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拼凑出来,一天可以拼凑几篇,认真思考和严谨查证资料的评论却可能用上一、两天的时间,稿费金额却一样,等于前者的「时薪」高于后者;更别说有些「文字生产机器」是一边领稿费、一边得到政党津贴,诱因更大。易言之,对厮混的文字生产机器而言,这是可观的收入来源;对严谨的评论作者而言,煮字疗饥乃天方夜谭。如此一来,长期严谨经营评论写作的人和优质的评论文章自然稀缺。

至此,吾人身为读者也该反躬自省一下:吾人对媒体、对评论文章、对评论作者有要求吗?吾人有辨识文章优劣的素养吗?同样是残酷的现实,很多读者也并不长进,他们选择「永远活在青春期」,满足于嬉笑怒骂式文章的酸言酸语所带来的快感,即便这些文章除了提供快感,丝毫未能为他们解惑。

不客气的说,媒体陷于「雅俗共赏」的迷思,读者其实难辞其咎。身处互联网普及、方便的时代,碰上不熟悉的概念、深一点的词汇,随手动一下滑鼠或刷一下手机/平板电脑,便可从「谷神」那里学习新知。便宜易用的工具,创造了自习长进和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的契机,读者进取、有所求,媒体方有挹注资源做好内容之诱因和意愿。然而,现实偏偏是不少读者缺乏学习的热情,只愿意购买和阅读「浅白、简单、易懂」的内容,则期许媒体和作者提供有深度、能洞见症结的优质评论文章,显然也是不合逻辑的诉求。  ‖  原文出处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