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不只是一面镜子

media truth

2015.07.11.【当今大马】报纸不只是一面镜子

【廖珮雯】马来西亚中文第一大报《星洲日报》在7月1日的总编时间专栏,发表曾毓林题为“报纸是一面镜子”的文章,提到近期一些课题,涉及的各单位都各有立场,主要因为个人道德观、价值观和个人选择使得社会各界对同一课题意见不同,以致指责媒体的新闻报导偏帮一方,令记者编辑深感无辜,语气中流露无奈之情。

根据新闻学观点,该文有数点是笔者同意的;不过,也有数点却是报章推卸责任的借口,以及从中可看出曾毓林对新闻学理论的缺失与不足。

笔者同意的要点有:第一,处理争议性课题时,媒体在拿捏报导可能会陷于两难,必须坚持媒体不能选边站,持平和公正报导;第二,读者或事件两方指责媒体偏帮一方,利用影响力希望媒体一言堂站在某方。关于这点,媒体必须站稳阵脚,不能因某方利益而倾向一方。若读者希望媒体选边站,则此种想法不成熟,因为媒体并不属于任何一方,媒体必须独立于任何势力和权力,就事论事报导。

媒体镜像说已过时

然而,文中有一些细节却显示作者并不了解一些基本新闻理论。首先,题目“报纸是一面镜子”,此观念就已大错特错。此文的立论点在于,不论何人或何事,只要发生了,报纸就有义务让读者知道。这除了是站在读者的知情权来论述,同时也强调“媒体镜像说”:媒体就是忠实反映社会发生新闻事件的平台。

其实,“媒体镜像说”已是过时的媒体观念。强调媒体客观中立报导的立场,一味追问媒体的符号真实有无正确无误地“反映”社会真实,显然相对于媒体的符号世界,这个立场设定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检查媒体是否正确无误的“真实”的存在(倪炎元,2003)。

但是,随着媒体研究典范的转移,媒体已不再被视作有否“反映真实”,而是根本在“建构真实”,是在定义、组合、生产社会真实(倪炎元,2003)。从镜像走向建构,媒体是否确实如镜子般,反映社会真实,已令人质疑,而强调客观中立报导的立场,也因此值得商榷。 

编辑台决策的影响力

建构之说从何而来?新闻报导在选择消息来源、使用新闻语言、记者筛选消息、撰写新闻重点、导言、写作结构、编排,到编辑文内小标题、新闻大标题、版位、版页、封面新闻、标题、照片等等,都涉及一系列的编辑台决策过程。

在这过程中,如何确保刊登出来的新闻正确无误地反映社会真实呢?如何检验?怎样的社会真实可供检验?

编辑台在做上述新闻筛选、编辑、决策的过程,是按照个人、社会价值观?还是有一种“客观中立”的价值观?既然各人“有各人的选择”,那编辑决策过程所做的集体选择,又焉能确保不受任何价值观的影响呢?

新闻的刊登多数取决于新闻价值,如时效性、接近性、名人效应、冲突性等,记者编辑认为新闻具有某种价值,而登上相关版位,就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取舍过程。这就是一种建构“媒体真实”的过程。

通过了解三种真实,可了解报纸的新闻,是由记者编辑建构而来。一、社会真实,是指事件的真相,但往往众说纷纭;二、媒体真实,又称符号真实,透过媒介文本来呈现事件,通常与事实有差距,且呈现多重意义;三、个人主观真实,阅听众对事件的主观认知。

虽是镜子但亦有立场

总的来说,就如传播学者McQuail认为,媒体是“社会真实定义者”,媒体将取材自真实世界的新闻事件,在新闻价值和媒介组织的引导下,复制、发行和生产,既是镜子,也建构了媒体真实。因此,媒体不只是一面镜子,肯定还有立场。

例如,最近沸沸扬扬的纳吉与7亿美元丑闻,其实在行动党国会议员潘俭伟开始揭露1MDB后,没有本地媒体选择进一步深入挖掘、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只是片面报导由各方人士发表的调查报告、证据,没有一篇新闻是直接由媒体记者深入挖掘后发表的。

这是本地媒体的立场——选择不深入挖掘。因此,读者看不到更深度的专题报导。此事确有发生,媒体有义务反映事实,报导真相,但是,为甚么没有看到媒体摊开证据,以证据报导事实呢?

而且,本地媒体本着“中立”的立场,在反对党踢爆丑闻后,极力呈现执政党和纳吉本人的澄清新闻,还有其他政治人物的相关谈话,完全是片面的新闻素材,极易取得。只要联络某政治人物,请他发表看法,问他意见,就能写成一则新闻,简单容易,不用花时间跟进收集数据、证据,也不用冒着触犯法令的危险,又可充实版面。

呈两方言论乃伪中立

反观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在深入调查金钱流向,获取决定性证据后,选择报导详实,内容详细梳理1MDB丑闻,接触重要消息人士,引述重要谈话,以佐证消息。另外,外媒多角度报导丑闻对马来西亚政治经济领域的冲击,撰文深度分析。这是外媒的立场——选择深度报导,持续挖掘真相。

从上述例子,若说媒体只是单纯反映社会真实的镜子,是不确实的。选择何种立场,就已决定媒体呈现的新闻,当中“如何”呈现、“如何”生产新闻,就是一系列建构“媒体真实”的过程。

第二,文中另一显露没有新闻学常识的论点,是强调“呈现两方言论,让读者自行判断”。这无疑是一种“伪中立”的论调,企图推卸媒体的社会责任,而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面对诸多具争议性课题,表面呈现两方立场是不足的,一起事件当中有很多论点可探讨,媒体的责任应深度调查,从各方论点寻找可疑之处,积极追寻挖掘,从线索中寻找更多相关事实(facts),纵然真相(truth)较难以查清,但深度调查、积极查证、挖掘事实,是媒体更重要的责任。

媒体的中立性在于调查真相的过程中,不能站在任何一方立场,必须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积极查证相关线索和事实,就事论事。必须强调的新闻原则,是媒体以公众利益为核心,是监督政府的看门狗,不是替政府看门的狗,以实践读者知情权的媒体义务。

不能拿读者自主卸责

此外,媒体呈现新闻让读者自行判断,但应采取多角度报导而非两方呈现。文章强调“读者如果依赖报纸去做判断,岂非失去了自己?”,看似读者拥有诠释权,但是读者被喂养的新闻内容,却是由报纸提供,如果媒体没有尽到调查、查证、多角度和深入报导的媒体责任,却频繁强调让读者自主,其实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

该文强调的呈现两方言论,与其说是中立、两不相帮,不如说是冲突性二元对立的呈现,是新闻娱乐化、琐碎化、弱智化的表现,只图感官刺激大众。

这是大报以其“伪中立”的立场,来掩盖其媒体失职的表现,把对事件深度分析的责任推卸到读者身上,认为读者本身具有分辨能力。事实上,掌握人脉、官方资源、信息流通、编辑权力、知识接近性、信息获取权、科技近用权等各种权力的媒体大报,把未尽的媒体责任以“保持中立”来粉饰。

媒体失职,还为自己的无知、无为、堕落、沉沦、怠惰,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保持媒体人的中立。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堕落媒体人的现实形貌。  ‖  原文出处  ‖ 

参考文献:

倪炎元(2003)。再现的政治:台湾报纸媒体对“他者”建构的论述分析。台北:韦伯文化。

 (编按:感谢作者授权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