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迪澎】《光华日报》和世华媒体旗下四家中文日报的网站最近都採取了相同措施:只提供两三段新闻摘要,文末则标注“详细內容,请看《XXX报》”。报社似乎认定,它们的网站有免费的完整內容,是部分读者不再掏钱买报纸的主因,因此只要不提供完整內容,读者就会继续买报纸。2011年7月9日《中国报》夜报头条〈说好的和平呢?〉,以及2012年2月18日《星洲日报》处理林冠英-蔡细历辩论偏颇失衡,招致读者强烈批评和号召罢买,恐怕也是“催化”世华媒体以此措施防范报份流失的成因之一。Continue Reading

【陈锦松】媒体人不可能期望当权者的醒觉,单一的来改进新闻自由,如果整个政治的大环境是权力永远高高在上、不可挑战的、不容置疑的,那它只会是更霸道,更目中无人,更无视媒体。新闻自由与民主改革是不可能分离的。媒体人,要求一个干净的选举,你还认为你能置身度外吗?醒醒吧!Continue Reading

榴莲台创办人迦玛在2012年5月25日召开记者会透露,前一天接获星洲媒体集团资深广告经理卓乙平志期5月23日的信函,中止双方于2011年11月17日签署的广告合约。在5月15日,《星洲日报》一度退回该台邀请民主行动党名嘴丘光耀担任时事清谈节目嘉宾之广告,但在迦玛和邱光耀召开记者会后,又接到《星洲日报》广告经理卓乙平通知说高层决定允许刊登广告,并停机开印,以插入该广告。

Continue Reading

【李伟伦】全国新闻从业员职工会(NUJ)主席兼星洲媒体集团分会主席陈城周去年10月及12月前往槟城代表《光华日报》分会处理一宗劳资纠纷案件,但是《星洲日报》却拒绝批准有薪工会假期,导致陈城周失去2天薪水与汽油津贴,引起职工会不满而入禀工业法庭。职工会总秘书安巴拉干说,这次是职工会第一次遭遇类似的情况,因为历任职工会主席的雇主包括《前锋报》,都不会如此打压职工会,“……在支持职工会这方面,《星洲日报》比起《前锋报》更糟……。”

Continue Reading

【李嘉雯】媒体人本身,是时候停止自我悲情化,而是进一步思考:在黑色封面、黑色衣服甚至黑色装饰及黄丝带飘扬的背后,为何显著版位仍然是各种公关说辞和场面话?读者的声音在哪里?民意在哪里?参与集会者真实的口述记录在哪里?你以一版、两版,还是三版来处理?当口无遮拦的政客365天都佔据著显著的版面氾滥狂欢,难道不能將一天的版面让路给民意?

Continue Reading

【林慧欣】就蔡林辩论来说,基于辩题是“两线制会否变成两种族制”,在呈现方式里,问题主轴应是从两人如何讨论此课题而展开,不是给对方的论述牵著走,以致呈现出来的效果真的变成了“各自表述”,让新闻版面成为某个人物的个人舞台。若出现这种情况,若编辑不是另有议程,就是欠缺眼界与素养。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读者批评《星洲日报》对莱纳斯广告来者不拒,甚至敦促这家广告业绩早已丰收饱满的报社拒收莱纳斯广告,乃自觉地承担监督媒体的责任,既是维护自身权益,也是维护整体社会的福祉。报社当然有权选择要对民意从善如流,还是向广告金主鞠躬磕头,但它们不能否决读者对其决定做出相应行动的权利。倘若报社选择与民意背反,它就得承担作此决定所招致的后果,例如读者罢买以示抗议。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在莱纳斯广告争议中,广告内容虚实并非重点,毕竟广告总是有不实内容,差别只在于夸大程度多高和虚构比例多大。更值得关注和忧心的是,报社的办报理念已为上市企业力拼业绩的心态所腐蚀,以及媒体乃至许多人以“存活”来合理化媒体追求广告业绩,且认定媒体非得接受广告“洗礼”才属“正常”的现实底下,可让社会运动和社经弱势群体发声的言论空间已严重萎缩。Continue Reading

2012年3月13日,世华媒体集团旗下三份报纸――星洲日报、中国报、中国报――刊登澳洲稀土公司莱纳斯(Lynas Corporation)宣称其稀土提炼活动“符合并超过严峻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条例”的“报道式广告”(advertorial),结果招致积极参与反对莱纳斯在马设厂的读者批评。其中一个争议点是,广告客户意欲刊登广告,媒体/报社是否有权拒绝?根据《星洲日报》的广告刊登规则与条例,答案再明确不过了……(内附中英文版)Continue Reading

【唐南发】正是这种接近权力中心的虚幻,让星洲高层失去了敏感度;308海啸彻底冲击了原本的权力架构,深深地影响了民众的政治认同,仍不自觉。当读者对报纸要求更多,甚至提出批评之时,星洲高层一厢情愿地解释为是“受网络误导”,尖锐一点则是“愤青”或“暴民”。这种论调不但滑稽,而且和国阵及中共如出一辙呢!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