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迪澎】马来西亚不是一个以中文为主的社会,官方语文是马来文,马来文或英文词汇中译,不一定是难题,毕竟有很多词汇已是约定俗成或已规范,各界普遍使用,没有异议。马来西亚中文媒体已约定俗成地把Superintendent of Police译为”警监”,但反贪会并非警队,也不隶属于警队,两者是不同的执法机关,将该会的Superintendent译为“警监”,就是把执法机关张冠李戴。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由于以点击率换算广告收益,马来西亚的网络新闻业已然浮现或加剧了某些媒体现象。若说前者过去的崛起象徵着对打压新闻自由和限制讯息自由流通的反抗精神,以及让异议得以声张的理想主义的实践,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宣告和哀悼这种理想主义和行动主义的衰亡。如今,新闻网站的“使命”是吸金,新闻内容只是吸金的引管;说来悲哀,这还有点像金字塔致富传销,产品不是重点,能招揽多少会员才是王道。Continue Reading

【廖珮雯】绝对客观中立不可能存在,它是一种新闻专业伦理追求的原则。然而,即使无法达致绝对客观,记者仍必须尽量做到相对客观,多角度报导。但不代表“客观”是至高无上、类似最高级别的道德标准,反而较多是一种工具性功能。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媒体经常自诩为隐恶扬善,但何其讽刺的是,包括前线编采人员在内的媒体员工,却未能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自救才是出路,媒体员工要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捍卫劳动权益才是。在这方面,媒体职工会应该开始培养“劳动意识”才是。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南洋商报》的存亡繫于张晓卿投鼠忌器和世华媒体的资本理性之间的两难。假使他确实是如过去所包装的「儒商」、有满满的华人文化情怀,也许《南洋》可以赖活久一点。然而,以今时今日的社会氛围,还有多少人懂得陈嘉庚何许人?即便有人闹一阵子,过后也云澹风轻。再加上世华的业绩窘况及张氏年纪等现实因素,资本理性终将超越抽象不实在的陈嘉庚情意结。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任何企业意欲裁减员工或银根紧缩时,总会提出堂皇理由合理化,首要媒体也不例外。当淨利大幅减少,而营业额未能立即提升时,上市企业力挽狂澜的不二法则就是削减成本,藉以提高收益率。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逻辑。那些迷信于媒体集团化乃至垄断有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改善员工劳动条件的人,委实太天真了。事实上,媒体集团淨利大增时,最先获利和获利最多者往往是大股东和董事们;当媒体集团淨利大减时,最先遭殃的就是员工。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时政评论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它提出主张并不意味着就是空谈,而是对政治和政策变革提出不同的可能性和想像。当符合统治者利益的文字兵团却充斥着言论空间,甚至再烂的作者也可以同时在三、四家报纸写专栏时,其中一个原因是出自对时政评论的误解或偏见:写作只是纸上谈兵,实际参与社运才是王道。这种误解或偏见,恰恰是因为人们没能意识到时政评论应有的更重大任务。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从《街报》到《燧火评论》的出现,还有其他曾经浮现、正在浮现或酝酿浮现,规模或大或小的新类型媒体实践,不论其立意、编辑功力、笔阵和内容,莫不展示了复兴“文人办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之重要,在于能弥补非主流社会群体所偏好的阅读品味与需要因市场失灵而生产不足之窘境,在同质化的主流媒体中开拓不同的路子,使主流媒体视为缺乏商业价值的边缘议题、观点和主流社群可能不屑一顾的社会现象得以重返公共领域,促成多样的媒体和多元的社会舆论。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纳吉的假改革毕竟经不起考验,2013年的新闻自由排名再跌至第145名,猛挫33位;2014年再跌两位,甚至比军人统治的缅甸(第145名)还糟。这是自2002年以来最糟糕的记录。我国在2014年网络自由报告的总体排名滑落三位,比印尼和新加坡逊色。Continue Reading

【庄迪澎】大媒体集团虽有盈余却不满足,银根紧缩恐剥削媒体人员的劳动权益和造成优质内容产量不足,而新兴媒体集团则尚未能成气候,主流媒体市场能否展现新闻的多样与舆论的多元,恐怕还不容过于乐观。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