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创刊,至少一扫随2001年“528报变”而来的阴霾,让杯葛“四大中文报”的媒体工作者、读者、评论作者,以及中小型企业,有一个选择的机会。任何消费人都不能从垄断的工业中保住权益,许多中小企业商家并未认清,垄断的报业只会让他们任由报社宰割广告费。
Continue Reading

张晓卿收购《马来西亚日报》后,《星洲日报》很快便把《马来西亚日报》设在诗巫顺溪安都的工厂的印报机拆卸,并运往柬埔寨,以便印刷《柬埔寨星洲日报》。去年,《星洲日报》已经把该工厂转卖给一间木工加工厂,原《马来西亚日报》工厂真是面目全非了。 Continue Reading

2011年7月18日,《星洲日报》主管言论事务的副总编辑郑丁贤在他的“马荷加尼”专栏发表《回到咖啡店》一文,取材《经济学人》的专题报道《新闻的前景:回到咖啡馆》(The future of news: Back to the coffee house),非议网络媒体现象。然而,庄迪澎及唐南发先后在《独立新闻在线》专栏撰文,揭露郑丁贤歪曲《经济学人》专文之原意,以及错误理解文中对“问责性新闻”(accountability journalism)之含义。Continue Reading

经由损害广告收入、令新闻报道沦为一种商品,以及模糊了过去壁垒分明的新闻机构之间的界限,互联网已经颠覆了报纸的传统经营模式。然而,互联网既破旧又立新。新闻消费模式转变之际,许多实验亦在进行中。互联网也许伤害了一些报纸的财政状况,但它刺激了新闻业的创新。Continue Reading

《经济学人》杂志订户投诉,该杂志最新一期文章内提到净选盟集会的部分,有三个段落疑遭内政部涂黑。这不是内政部第一次检禁该杂志文章,在全球12个检禁该杂志国家中,依照检禁频密度为序,马来西亚名列第三,仅次于印度、中国。
Continue Reading

新闻业正返回接近咖啡馆的状况。互联网使得新闻更具参与性、社会性、多元化和党派立场,恢复了出现在大众媒体时代之前的话语精神气质。这将对社会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新闻事业的转型是不可阻挡的,试图扭转此局面,注定要失败。Continue Reading